大殿之内,气氛凝重,群臣或议论纷纷,或沉默思考,面对高丽的挑衅,每个人的心中都沉甸甸的。
张无忌站起身,声音沉稳而有力:“高丽此举,无疑是对我大明的挑衅。
辽阳城,我们必须守,也必须赢!
至于领兵人选,诸位爱卿有什么想法?”
站在堂下的李善长、刘伯温、徐达、常遇春、汤和、李文忠、蓝玉等人,此刻正围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出兵高丽的人选问题。
李善长捻着胡须,若有所思地说:“此次出兵高丽,关系重大,人选必须慎重考虑。”
刘伯温点头表示赞同:“正是如此,不仅要武艺高强,更要精通兵法,有勇有谋才行。”
徐达一脸自信地插话道:“我看我就挺合适的,我跟随陛下多年,久经沙场,定能不辱使命。”
常遇春连忙附和:“老徐所言极是,我也愿意一同前往,为国家效力!”
汤和则笑着说:“你们都这么积极,我也不能落后啊,我也报名出征!”
李文忠和蓝玉也纷纷表示愿意出征,一时间,堂下众人争论不休,各抒己见。
只见李善长再次出列,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他拱手道:“陛下,老臣以为,徐达将军智勇双全,经验丰富,曾数次平定边疆之乱,威名远播,实为领兵首选。”
话音未落,谋士刘伯温轻摇羽扇,缓步而出,其声如珠玉落盘,清脆悦耳:“陛下,徐达将军固然勇武,但此次高丽来势汹汹,且其地形复杂多变,需一员既懂兵法又善变通之将。
臣以为,常遇春将军勇猛果敢,且擅长奇袭,若由他领兵,必能出奇制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徐达闻言,目光炯炯,却也并不动怒,只是微微一笑,显得胸有成竹。
常遇春则是眉宇间透露出一股跃跃欲试的豪情,显然对刘伯温的提议颇为赞同。
这时,大将蓝玉挺身而出,声音洪亮如钟:“陛下,臣愿请缨!臣虽年轻,却也立下不少战功,此次欲一展身手,为陛下分忧!”
蓝玉的请战,让大殿内的气氛更加热烈。
李文忠、汤和等人也纷纷表示愿意率军出征,一时间,金銮殿内群情激昂,仿佛每一位将领都渴望在这场即将到来的战役中建功立业。
张无忌端坐龙椅之上,目光扫视群臣,心中暗自思量。
领兵人选不仅关乎此战的胜负,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未来。
徐达稳重,常遇春勇猛,蓝玉则有冲劲,各有千秋,难以抉择。
张无忌犹豫不决之际,一旁的刘伯温再次开口,声音低沉而富有智慧:“陛下,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臣以为,不妨先派细作深入高丽,探明其虚实,再依据情报决定领兵人选。
同时,可命徐达、常遇春两位将军各自准备,待时机成熟,再行决断。”
张无忌闻言,眉头渐展,心中豁然开朗。
他点头赞许道:“刘先生之言,甚合朕意。
即刻命细作前往高丽,徐达、常遇春两位将军也需厉兵秣马,随时待命。
至于蓝玉将军,你的勇武朕已知晓,此次暂不出征,但日后必有重用。”
众将领命,纷纷退下,金銮殿内的气氛逐渐平静下来。
张无忌望着群臣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祈祷,愿大明此次能够顺利度过难关,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