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祖抬起布满泪痕的脸:"陛下,这些兄弟是为我而死的。
当时我下令死守,他们明知是死路一条,却没有一个人退缩。
现在。。。现在我能为他们做的,就只有记住他们的名字啊!"
说到最后,这位铁骨铮铮的将军终于崩溃大哭。
张无忌无言以对,只能轻轻拍着他的肩膀,任由他宣泄积压已久的悲痛。
当天下午,张无忌调来了二十名书记官协助张兴祖,但他仍然坚持亲自审核每一份名录。
同时,英烈祠的建造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来自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汇聚大同,最好的石材木料源源不断运往工地。
一个月后,英烈祠的主体建筑已经初具规模。
这是一座庄严肃穆的殿堂,采用最传统的中式建筑风格,飞檐翘角,气势恢宏。
正门上悬挂着张无忌亲笔题写的"大明英烈祠"金匾,阳光下熠熠生辉。
祠内,一排排黑檀木制成的灵位已经准备就绪,上面用金粉书写着阵亡将士的姓名和简要事迹。
正中央是一块巨大的汉白玉碑,上面刻着张无忌亲自撰写的祭文:
"维大明隆武六年二月,皇帝谨以清酌庶馐之奠,祭于阵亡将士之灵:呜呼!尔等捐躯报国,血染沙场;功在社稷,名垂青史。
朕念尔等之忠勇,痛尔等之早逝,特立此祠,以慰英魂。
昔者烽火连天,尔等奋不顾身,以血肉之躯筑我大明之基,护我华夏之民。
今虽天下初定,然尔等之功,永载史册,万古流芳。”
祭文写完,张无忌凝视着那汉白玉碑,心中五味杂陈。
他仿佛能透过这冰冷的石碑,看到那些英勇将士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场景,听到他们震天的喊杀声。
每一个名字,都是一段鲜活的历史,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陛下,英烈祠的壁画绘制也已开始。”
徐达前来禀报,打断了张无忌的沉思,“画师们正在绘制将士们征战的画面,力求生动逼真,让后人能直观感受到他们当年的英勇。”
张无忌微微点头,说道:“好,定要将他们的神韵展现出来。
这壁画不仅是装饰,更是历史的见证,要让每一个走进英烈祠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热血与豪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日子一天天过去,英烈祠的建造逐渐接近尾声。
祠内的装饰愈发精美,从地面到屋顶,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匠人们的精湛技艺。
黑檀木的灵位排列得整整齐齐,仿佛在等待着将士们的英魂归来。
这一日,张无忌与徐达一同来到英烈祠视察。
徐达看着这宏伟的建筑,心中感慨万千:“陛下,您做了一件大好事。
这些将士们若是泉下有知,也定会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