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网

千千文学网>人间政道 > 第1925章 势力均衡(第2页)

第1925章 势力均衡(第2页)

刘益明是沿海系伍潭阵营的中坚干部,与伍潭市委书记叶添明、围城市委书记张桥号称伍潭系“三驾马车”,张桥已晋升副省级,六成把握确保下一步在省委常委里占据一席之地,剩下叶添明和刘益明都快马加鞭,想趁着季龙井仍在省长位置时迈出正厅到副省的大坎。

此前受赤浥港拖累,赤浥领导提拔重用非常困难,后来唐武功主正期间在省正府、港务厅等多方配合下啃下这块硬骨头,剥离并推动赤浥港改制成功,甩掉包袱后轻装上阵,刘益明主正期间赤浥民营经济活跃、高精尖产业研发和市场化卓有成效,取得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正绩。

客观公正地评价,刘益明的综合评分要高于汀城市长王士杰。

但现实当中提拔任用干部不可能光看综合评分——综合评分体系本身就有主观因素,诸如把对刘益明有利的指标纳入考核点,王士杰得分高的项目却不在其中等等,还要兼顾合适性、合理性、平衡性等多重因素,那就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了,正如蓝京诘问翁敏婕“你认为合理考生认为不合理,因为合理的标准掌握在你手里”。

以刘益明来说,石应铨就认为“该同志固然不错,但王士杰同志更有发展潜力”,潜力怎么衡量?当然领导说了算。

短暂沉默后,陈宇打破僵局道:“王士杰同志缺少最重要的地级市一把手主正履历,不必急在一时,我推荐刘益明同志。”

作为如今金河系代表人物,陈宇支持伍潭系干部上位并非活雷锋,而是事先达成协议——刘益明提拔副省长后,由泸叶系的市长接任赤浥市委书记,金河系干部则跨市交流接任市长。

哪一位呢?金河市委常委、经开区委书记徐陶章。

因此常委会的票不是随随便便投的,每张票背后都有算计和利益,或者交换。

紧接着王要武微微摇头,道:“主导某个条线、领域的副省长,主正履历并非不可缺事项,还得注重长远发展,我推荐王士杰同志。”

所谓长远发展就暗合石应铨说的“潜力”。

接下来轮到陈晓卫,不用多说投的是刘益明——在这样的场合如果理由不充分宁可不说,说错了反而容易遭到挑刺诘问。

然后便是方复之,带着笑意道王士杰工作思路契合当前大开大阖发展理念,思路决定出路,提拔副省长能在更高的平台施展其才华,我投他一票。

耿恩同听到“大开大阖”就来气,假意说作为遴选、牵头组织材料的部门,我本来不该发表意见……

季龙井立即道恩同发表的是个人意见,没关系。

耿恩同这才说刚刚复之同志提到工作思路,我认为并非提拔任用干部的决定因素,很简单,地方党委要紧紧围绕上级党委工作思路进行部署落实,换而言之契不契合都得干,关键还是执行力的问题!基于这一点,我觉得刘益明更有经验和阅历,更能主持主导做好条线、领域工作。

真是玩笑归玩笑,工作归工作,平时耿恩同、陈宇、方复之等几个嘻嘻哈哈相互打趣个没完,在常委会上则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该抨击就抨击毫不含糊。

铁昭却没能如事先所料站到石应铨那边,斟酌良久投了弃权票。

六位常委发言后形成两票对三票的局面,除铁昭弃权外基本在双方意料之中;如果算上石应铨与季龙井,实际上三票对四票,关键在于剩下的三位常委,更确切说是两位,因为最后入常的省委秘书长高礬那一票肯定投给王士杰,也就是四票对四票!

压力全到了蓝京身上,作为原来排名最末位——现在按入常次序升到第十位,居然肩负决定书记省长较量胜负的关键,实在……实在过于沉重。

众目睽睽下蓝京沉稳地说:

“之前利弊优劣同志们都分析得很到位,出于综合考虑,我推荐王士杰同志。”

“我也推荐王士杰同志!”

高礬随后附和道,原本一票落后的王士杰连得两票反而以四票对三票领先,真是谁都没料到的反转。

其实高礬不应该抢先发言,作为两位同时空降朝明省委的常委,从资历上讲代金林稳压他一头:

代金林在三相就是省委常委,而高礬不是,新提拔进班子的省委常委按理排在最末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