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网

千千文学网>饥荒年:弥补遗憾成首富 > 第1616章(第1页)

第1616章(第1页)

第1616章

一九七七年六月的港岛,清晨的空气带着海港特有的潮湿与闷热。

街边的报摊刚支起,各色报纸便像潮水般涌向街头巷尾。

其中,《亚洲日报》那猩红加粗的头版头条,像一把烧红的烙铁,猛然烫在了所有关心港岛报界风云的人们眼中。

【金庸挖角,意欲何为?小林天望直言《明报》10%股份可换黄易!】

白纸红字,犀利得刺眼。

内容直指金庸日前放出的豪言壮语——无论《亚洲日报》给黄易多少稿酬待遇,《明报》都将支付双倍至少。

行文充斥着模仿金庸昨日语气的戏谑味道,但核心内容却像一把淬了冰的匕首,狠狠捅向金庸的心窝。

文章毫不避讳地挑明:作者黄易在《亚洲日报》享有的并非仅仅是稿费,而是实打实的报社股份,占比不低于20%。

若要放黄易离开,去《明报》继续《寻秦记》,可以!

条件只有一个——金庸兑现其“双倍”承诺的最高体现:拿出《明报》10%的股份。

并且,这股份,非给《亚洲日报》报社,非给中间人,是直接划归黄易本人名下。

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揶揄和笃定,仿佛算准了对手的命门。

“此乃阁下亲口所言,不论我等予黄生何种待遇,阁下皆双倍之。。。。。。今我等言明黄生之待遇,不惟稿酬,更在股权,阁下《明报》之双倍,唯有股分可堪匹配。”

句句如锥,戳在金庸那句意气风发的“重金求才令”上,令其瞬间显得苍白而莽撞。

与此同时,《明报》当日新鲜出炉的头版头条,同样醒目异常,标题力透纸背:“《明报》重金诚聘奇才黄易,《寻秦记》稿酬无上限!”

金庸亲自署名的求贤文告,慷慨激昂,字句铿锵有力,强调了对黄易及其《寻秦记》的势在必得。

文内更是特意点明,此次挖角获得了财力雄厚的霍大公子霍震挺的全力资助,

“稿酬再巨,亦不在话下”,字里行间流露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财大气粗与志在必得的架势。

铜锣湾,《明报》编辑部大楼顶层。

巨大的落地窗前映照着维港清晨的光影,但那片开阔并未带来丝毫开阔的心境。

查良镛和主编王阳两人,各自拿着还散发着油墨味的《亚洲日报》和《明报》,面面相觑。

查良镛平日温和儒雅的脸上,此刻像是打翻了五味瓶。

他先是下意识地瞥了眼自己那份豪气干云的求贤令,再看看《亚洲日报》上那精准又辛辣的反击,嘴角似乎想向上扯出一个自嘲的苦笑,却凝固在了一个尴尬僵硬的弧度上。

一股难以言喻的滋味从胃里翻涌上来,仿佛真的吞下了一只苍蝇,恶心、憋闷又无从发作。

王阳站在一旁,脸色亦是不好看。

手中的烟卷燃烧了大半截,烟灰长长地悬着,几乎要掉落也浑然不觉。

他内心一阵翻滚,懊恼、震惊和一丝被愚弄的愤怒交织着。

昨日他们还在为这一招“重金求才”击节叫好,认为以霍家的财力和《明报》的底蕴,开出“双倍稿酬”的条件实属立于不败之地的高招。

既能挖来摇钱树黄易,又能沉重打击死对头《亚洲日报》。

哪里能料到,一夜之间,风云突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