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网

千千文学网>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220章 属于李严的玄武门之变(第4页)

第220章 属于李严的玄武门之变(第4页)

本来跪伏在地,在天子跟前颇显顺服的李严闻听这一串罪证,却是抬头瞪视孟光,睥睨言曰:

“尔是何人?

“一犬而已,安敢在我李正方面前狺狺狂吠?!”

孟光亦不为怯:“我乃大汉御史中丞,有弹劾百官之职权,蜀科你所制也,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当诛之不饶!”

“哼!”李严冷笑不屑。

作为托孤重臣,他居功自傲、眼高于顶可以说甚于魏延,如何能屈于一小小御史言官?

孟光也是越老越有脾气,见此大怒,当即从袖中抽出李严写给李丰的信笺,砸在了地上。

“——啪!”

李严只瞥了一眼,便知这是他自己的笔迹,里面的内容是什么,也不言而喻。

“尔之罪状,尔手书也!”孟光斥骂。

李严看着自己的手书,想到自己的好大儿,心中忽然一凉,面色也瞬间变得惨白,许久后再次弓身俯首向天子请罪:

“陛下…臣有罪,臣认罪。”

就在此时,赵统来到天子近前,附耳与天子说了几句话。

刘禅颔首。

江州水师追上来了。

四层高的楼船长鲸开出来了。

陈曶已经将长鲸号拦住。

王冲、岑述的舟师,则在下游堵住了长鲸号及附属的战船十余。

由此可见,李严戍边多年,对不少中高层军官是有私恩的。

一旦粗暴行事,将之贬黜诛杀,不论能不能拿出证据,都会惹来江州将士疑惑。

值此战事方生之际,这么做毫无疑问于国不利。

李严的信里当然不是什么谋逆。

只是一些争权夺利的小心计,还有教李丰掩饰失期不至的罪过。

从信上能看出来的最大的罪,也就是李严担心前线失利,害怕他儿子在战场上一个不慎被敌擒杀,所以才让他儿子故意缓行。

至于居心叵测,谋逆大罪,根本无从谈起。

孟光刚刚说的这些…无法坐实。

李严身为托孤重臣,在没有实质上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况下,是不好直接以孟光罗列的罪名将他诛杀或者直接一撸到底的。

因为这在以李严为首的东州派士人眼中,叫莫须有。

但不处理李严又万万不可。

这是一颗不知会因何事,在何时爆炸的不定时炸弹。

即使他没有叛汉之心,即使他只是想与丞相争权,即使他曾允文允武能力不差,刘禅终究不想再把这么一个不可控因素留在江州。

“昔成王建保傅之官,显宗之世以邓禹为太傅,皆所以优崇俊义,必有尊也。

“朕今以前将军、江州都督李卿为太傅,领卫将军,罢江州诸务,归成都治事。

“希望李卿以国事为重,不要意气用事,攘外必先安内,朕并非必与吴开战不可,但安内之事,却是朕此至江州必须要做的,希望李卿能明白朕的良苦用心。

“也希望李卿不要让国盛难做。

“国盛有才有德,既是忠臣,亦是孝子。

“朕对国盛赋予厚望,希望李卿不要一念之差,连累国盛。”

李严闻此黯然一叹,俯首称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