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拔允振振有词,慷慨激昂,分析的还有理有据。
前来商议的众人听了他的说辞,也都纷纷下意识的点头。
贺拔允说的没错。
侯渊麾下,步骑都有,然还是以骑兵为主。
当年汉光武帝刘秀,孤。。。
洛阳宫中,风雪未止,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元子攸那张苍白而扭曲的脸。他瘫坐在龙椅之上,目光空洞,仿佛整个灵魂都被抽空。段文曜的三次大败,不仅摧毁了他最后的军事力量,更彻底击碎了他作为天子的尊严。
高乾与元天穆立于殿前,沉默无言。他们知道,元子攸已不再是那个能一呼百应的帝王,而成了一个被现实逼入绝境的孤家寡人。
“宇文泰……”元子攸忽然开口,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清,“他……他真的会来吗?”
元天穆低声答道:“陛下,宇文泰素来精于权谋,若他看出段文曜势大,未必会贸然出兵。”
“他必须来!”元子攸猛地站起,眼中燃起一丝疯狂的火焰,“他是我朝重臣,岂能坐视河北叛乱?朕……朕乃天子,岂能容忍段文曜如此猖狂!”
高乾缓缓道:“陛下,若宇文泰不肯出兵,我军恐难再战。河北各地豪强已尽归段文曜麾下,其军心士气正盛,若再战,恐怕连洛阳也难保。”
元子攸怒极反笑:“难保?朕已无路可退!洛阳若失,朕便死于此地!”
元天穆与高乾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深深的忧虑。他们知道,元子攸已彻底陷入疯狂,若再战,恐怕不仅洛阳不保,连他们这些朝臣也难逃一劫。
“陛下。”高乾低声道,“臣以为,眼下当务之急,是稳住关中,以待时机。”
元子攸冷笑:“时机?什么时机?段文曜已占据河北,若再给他时间,他必挥军南下,直取洛阳!朕岂能坐等灭亡!”
他猛然拍案,怒吼道:“传朕旨意,命宇文泰即刻出兵,与我军合兵,共伐段文曜!若再违抗,朕必诛其九族!”
高乾与元天穆对视片刻,终是低头应命。
……
关中长安,宇文泰端坐于军帐之中,手中一封洛阳来信已被他反复看了数遍。帐中诸将皆神色凝重,连一向沉稳的宇文护也紧皱眉头。
“兄长,洛阳方面再次下旨,命我军出兵,与元子攸合兵共伐段文曜。”宇文护低声说道。
宇文泰冷笑一声:“元子攸果然还是不死心。”
宇文护皱眉:“兄长之意是?”
宇文泰缓缓起身,踱步至帐前,望向远方:“段文曜此人,不可小觑。他虽出身河北,然用兵如神,屡败元军,若非其兵力有限,恐怕早已攻入洛阳。”
他顿了顿,目光深沉:“若此次贸然出兵,恐怕会重蹈元子攸覆辙。”
宇文护沉思片刻,道:“兄长的意思是,我们暂不出兵?”
宇文泰点头:“不错。段文曜若胜,我军便可坐收渔利;若败,我军亦可顺势而为,取而代之。”
宇文护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兄长高明。”
……
河北段军大营,风雪未止,天地间一片肃杀。段文曜立于高台之上,遥望远方,神色凝重。
王世昌缓步上前,低声道:“将军,洛阳方面已传来消息,元子攸再次命宇文泰出兵,欲与我军决战。”
段文曜微微一笑,道:“他们终究还是来了。”
王世昌皱眉:“将军,我军虽连胜,然士卒疲惫,若再战,恐怕难以支撑。”
段文曜缓缓转身,目光坚定:“世昌,我军虽寡,但士卒皆知为何而战。段家军之所以战无不胜,非因兵力强盛,而是因为我们为百姓而战,为河北而战。”
王世昌沉默片刻,终是拱手道:“末将愿随将军再战。”
段文曜点头,随即下令:“传令各营,整军备战。另派斥候,密切监视关中与洛阳动向。此外,派人联络河北各地豪强,若有愿助我军者,皆可为援。”
王世昌领命而去。
……
洛阳宫中,元子攸面色阴沉,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呆滞。高乾与元天穆立于殿前,神色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