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网

千千文学网>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 第375章 夜战八方(第3页)

第375章 夜战八方(第3页)

沈若兰拱手答道:“臣已派人暗中查访,发现这些密信皆出自一人之手??前朝旧臣之后,王文昭之侄王景和。”

赵曜闻言,眉头紧锁。王景和乃王文昭胞弟之子,自幼聪慧,极得王文昭器重。王文昭伏诛后,王景和便销声匿迹,未曾露面。如今竟再次现身,且与旧贵族勾结,图谋不轨,可见其野心未泯。

“此人藏身何处?”赵曜问。

沈若兰答:“据密探所报,王景和现藏身于岭南,与赵氏旧族暗中联络,意图借岭南之地,积蓄势力,伺机而动。”

赵曜沉吟片刻,缓缓道:“岭南乃流放之地,赵氏旧族虽已失势,然仍有残余势力盘踞。若王景和真在彼处,必借旧族之名,煽动舆论,动摇新政。”

沈若兰点头:“陛下圣明。臣愿亲赴岭南,将其擒拿。”

赵曜摇头:“不可。岭南乃旧贵族旧地,若贸然行动,恐引发动荡。朕另有安排。”

他顿了顿,继续道:“朕欲借巡视岭南之名,亲自前往,一则可安抚流民,二则可亲自查证王景和是否真在彼处。”

沈若兰劝道:“陛下此行凶险万分,若王景和真有异心,恐生不测。”

赵曜淡然一笑:“朕身为天子,岂能因区区逆贼而退缩?若朕连岭南都不敢去,又如何震慑天下?”

三日后,赵曜以巡视岭南、安抚流民为名,启程南下,随行者除沈若兰外,还有御前侍卫统领李文远、密探司副使周远,以及龙骑营精锐百人。

赵曜一行抵达岭南后,先至广州巡视,召见地方官员,设宴款待,谈及新政之利,亦不避讳旧贵族之弊。

“朕知新政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然若不改革,大宋将何以为继?朕身为天子,岂能因少数人之私利,而弃天下百姓于不顾?”赵曜在宴会上直言。

此言一出,满座官员皆为之动容。

然赵曜心中清楚,真正的敌人,仍在暗处。

沈若兰趁机展开调查,果然在一处隐秘山庄中,发现王景和藏身之处。

赵曜当即下令:“即刻行动,务必将其一网打尽。”

当夜,沈若兰亲自带队,夜袭山庄,一番激战后,将王景和擒获。

赵曜亲自审讯。

“你可知罪?”赵曜冷冷问道。

王景和冷笑:“罪?我王氏世代为赵氏效忠,却被你新政所毁。你不过是旁支庶子,靠篡位上位,岂能服众?”

赵曜目光如炬:“朕非篡位者,乃先帝亲命继位。你若不服,可当众辩驳。然你勾结旧贵族,图谋兵变,已是大逆不道!”

王景和冷哼一声:“辩驳?在这御书房里?你不过是想借朕之口,让你的臣子们看一场戏罢了。”

赵曜缓缓起身,走到他面前,低声道:“朕给你一个机会,只要你供出所有同党,朕可免你一死。”

王景和沉默良久,最终冷笑:“你不会放过我,我也不会背叛他们。”

赵曜叹息:“既然如此,那就别怪朕无情了。”

数日后,王景和被押赴刑场,当众斩首。

赵曜于城楼之上,亲自监斩。

随着刽子手的刀落下,王景和的头颅滚落,鲜血染红了白雪。

赵曜望着那具无头尸体,心中却没有丝毫快意。

他知道,王景和虽死,但那些支持他们的旧贵族与清流派,仍不会善罢甘休。

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夜深,赵曜独坐御书房,手中握着一枚玉佩??那是他年少时,母妃留给他的最后一件信物。

他望着窗外的雪,喃喃道:“十三年,朕已走过风雨,然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