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都已经升级到了拥抱,感受着彼此的心跳和体温。
估计以这个速度持续下去,过不了多久就能尝一尝咸淡,要是陈军自己想的话,吃上海鲜也不是不可能。
偶尔打电话给父亲陈振华,问一问公司筹备的进度,交代一下相关的细节问题。
还会打电话回营里和团里,询问合成旅的正式命令什么时候下来,有没有听到某些内部的消息等等。
剩下的就是和雷军沟通,有关于新公司的各种事情。
陈军盯上的严援朝和朱崇君等四人,原本陈军是想要雷军在中间搭线,他亲自去邀请他们加入开发团队。
现在已经准备和雷军合伙开公司,那就没必要再去邀请他们加入开发团队。
陈军觉得干脆去邀请他们,加入到即将创立的小米科技公司,让他们变成员工,比邀请加入团队更好。
当然。
如果雷军出面邀请他们四个,没有办法把他们给拉拢过来。
陈军还准备了个绝招。
那就是让他们四个成为联合创始人,签合同等以后公司上市之后,可以给他们四个人一定的股份。
如果他们四个真有长远眼光,肯定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要是这都吸引不到,那也就只能算了。
虽然现在国内的程序员大佬,全部加起来也就那么些,和国外根本没法相比,但能用的人才还是不少的。
陈军相信只要自己舍得给钱,挖一批大佬肯定没什么问题。
转眼一个星期过去。
老爷子陈振华的办事效率很不错,说一个星期就一个星期,钱和人都准备到位,并且赶到了首都和陈军会面。
钱在专门的账户里已经存好,派了专业的团队来帮陈军开公司。
硬件都已到位,效率就更快了。
只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陈军就在超过一半公司跑路,有着大量的优质场地,且租金很合适的中关村创业大楼中,租下了一处数百平方的场地。
然后就把雷军给叫了过来做参谋,由专业的团队来做统筹规划,把这片场地装修成最理想的样子。
陈军和雷军只负责提意见,然后把他们的想法给说出来。
至于怎么把想法给变成现实,该去哪里找合适的施工队,又怎么去出设计图什么的,都由陈振华派来的团队负责。
有团队来负责整体处理,确实是帮了陈军的大忙。
毕竟搞部队是陈军的拿手绝活,不管是合成部队还是基层部队都能搞得转,可开公司他是真的纯小白。
雷军倒是在这方面有足够经验,所以意见和想法基本是他在提。
本着自己本来也对这方面不熟,就是纯粹当个中介,陈军干脆就做起了甩手掌柜,直接让雷军和团队对接。
陈军如今正处于热恋之中,脱身出来还准备想点办法,搞点什么浪漫的事情,和廖秋雪更进一步。
结果第二天就接到高首长电话,让陈军明天和他去一趟战区驻地。
事情就一件,难度还挺高。
那就是让陈军参加研讨会,针对于数字化指挥系统的开发,组织专人进行讨论,以确定是否执行。
陈军作为数字化指挥系统的倡导者,同时也是开发方案的设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