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网

千千文学网>打猎:带甲百万,你说是普通县令? > 第441章(第1页)

第441章(第1页)

第441章

文渊阁,乃是大齐朝廷所立,集数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顶级诗文之处,但凡能够入选其中,其名自可以在历史长河中流传千古。

它几乎被大齐文人们视为毕生所学的至高荣耀!

李牧闻言笑了笑。

他自然知道这首春江花月夜的水准有多高,无论在哪个时代,都足以被称为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

但面对萧公子入选文渊阁的称赞,他却并不在意,只是淡然问道:“进了文渊阁又有何用?”

“那自然可以青史留名!”

“哈哈。。。。。。”李牧摇头大笑,良久之后才极为认真的说道:“青史留名又有何用?死后之名是好是歹,都已经对我无什么影响,那些所谓的文人荣誉也都是些毫无作用的虚名罢了。”

“诗词歌赋,永远都只是盛世的点缀、锦上添花!生逢乱世,纵然有满腹经纶、才气横秋,也不抵一餐饱饭,不抵几亩薄田来的实惠。”

听闻此言,萧公子似乎有些不乐意:“李兄此言未免有些太过片面,书生亦可治国,大齐朝堂之上亦不乏文人出身的一品大员。”

“更何况如今我大齐正值春秋鼎盛,你怎可乱言是乱世?”

夜风吹来,李牧略感寒意,有些醉意的头脑也清醒了些许。

他看着眼前这位贵公子,默默叹了口气。

对方似乎从小便是生活在锦衣玉食的家境中,被保护的太好,导致对如今的天下形势、民间苦难了解不深。

如今的大齐内忧外患,早已千疮百孔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何来春秋鼎盛?

“我没说书生不可治国,我只说诗词歌赋无用。”李牧斟酌片刻,选择了一种更加通俗易懂的方法来和对方争辩:“诗文写的再好,能让边境的突厥和蛮人退兵?能让大齐的军队多打造几幅战甲?能让百姓们不必再饿肚子?”

昔日刚刚穿越而来时,李牧也曾经想过学习小说中的主角一样,依靠前世积累下来的诗文来出人头地。

但结果呢?

底层百姓们连饭都吃不饱,谁会有心情来欣赏文学?

那些达官贵人,他们更喜欢的是钱财权势,美人佳肴。

而科举。。。。。。就更没戏了。

如今大齐朝堂实行的是举荐制,能够入朝为官者都是些豪门大族,亦或者祖辈就是官宦世家的子弟。

阶级森严,难以跨越。

百姓就是百姓,官员就是官员,代代传承。

萧公子闻言无言以对。

他确实不知该如何反驳,但内心深处却只觉得极为可惜。

像李牧这般有才华之人,在如今的时代居然只能依靠与人好勇斗狠、酿酒贩物来谋求生存,这让他有种明珠蒙尘的感觉。

“莫非这天下,真的已经糟糕到了这种地步。。。。。。”

萧公子喃喃自语:“难道我昔日读过的圣人书,都是些无用之物吗?”

李牧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并未回应。

圣人书自然不是废物。

只是不适合如今的时代。

乱世之中,能够依仗的唯有弓马剑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