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等等等等,全是问题。”
闻言,李远海有点被吓到了。
那可就是5000个地方上的编制,当然,这里面不是每个人都入了国家编制。
吴立峰说,“人家在地方上的工作能干到退休,部队把他们召回来,是不是让他们在部队干到退休,还是服役个三四年再退伍回去。关系到个人的切身利益,甚至可以说关系到一个家庭的生活,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李远海越发心惊了,这绝对是天大的事情。
其实,吴立峰说的这些还只是他能想到的问题,当前的各项制度和政策都还在起步阶段,单单是一个士官制度改革,就摸索了几年,不断在调整。
总而言之一句话,当兵的肯定要有奉献精神,但是,当领导的不能只要求当兵的奉献,必须要考虑到同志们的切身利益。
好嘛,全是问题,而且都是非常麻烦的问题。
李远海干脆不想了,直接问提出这个建议的人,道,“阿干,既然你提出来了,那肯定有解决的办法,说说吧。”
李干点了点头说,“参谋长说得没错,涉及许多问题。有一点,5000人是不够的,要让队伍的新老更迭回到正常水平,至少需要召回10000名退役军人。”
“关于退役军人再次入伍后,其工作岗位的问题,我的意见是,要求他们单位保留岗位,第一个服役期,也就是四年期满后,必须要以原岗位进行接受。”
“其实,有工作的人的后顾之忧反而好解决,比较棘手的是选择自谋职业这一类人。应该给他们什么样的保障,才能做到公平。”
“我的意见是,让他们自由选择是否再次入伍,兵龄可以叠加,退役后根据兵龄进行安置。相信这个条件是比较吸引人的。”
“召回退役军人不是单向选择,应该实施双方选择,我们要挑选,他们也可以选择是否再次入伍。”
顿了顿,李干说,“另一个办法就是完全按照兵役法里的征集新兵的方式来,把问题扔给地方和他们个人。”
闻言,李远海当即摇头说,“这不行,那样的话,退伍老兵得吃大亏。”
李干笑道,“所以我没打算详细说这个方案,天怒人怨的方案,全靠退伍老兵无私奉献,我们早就不需要这么干了。”
“司令,召回退役军人计划不能放在新兵征集期进行,所以你得申请一笔特殊经费进行这个计划。另外,关于有工作的退役军人,得由政务院出政策。”
笑了笑,李干说,“现在地方上的干部越来越年轻,有些大学毕业就直接分到了单位上班,都是二十二三岁的年纪。要我看啊,干脆出个政策,这些有单位的年轻人想要参军的话,单位保留岗位,退役后再回去上班,也是培养国防后备力量、提升部队知识水平的好办法。”
李远海指了指李干说,“越说越大,这话你找宫老说,我就管海军的事,我只管海军的事。”
“现在看来,也只有这个办法了。立峰,你和阿干一起,把召回退役军人的标准要求做出来,把标准定高一些,辛辛苦苦召回来的必须是尖子。”
李干和吴立峰二人齐声回答,“是!”
召回退役军人很麻烦,首先要统计各个单位的缺额,具体什么岗位缺人,然后从这些单位的档案里筛选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
筛选人员这项工作非常麻烦,军人退役后,其档案就跟着回到了地方,在部队里是查不到相关资料的。
因此,还需要地方的退役军人事务部门配合,这时,成立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好处就凸显出来了,按图索骥一找,所有情况就都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