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他对着空气低语。
一阵风吹过,第七柱顶端忽然亮起一点幽蓝光芒。紧接着,其余三百多根柱子依次响应,由近及远,形成一道螺旋状的光流,缓缓旋转,宛如星系初生。整个神殿开始共鸣,频率精准落在432Hz??这是人类最易产生共情的声波区间。
与此同时,全球各地共感终端同时出现异常。
东京那位上传心跳录音的老教师突然惊醒,发现自己的手表正自动播放一段陌生女声哼唱的旋律;开罗盲童的母亲惊恐地发现,孩子整夜梦呓的内容竟是一首从未听过的诗;南极科考站的民谣合唱录音在回放时,背景里多出了一个轻柔的女声和音……
南疆监测中心的数据风暴达到了峰值。首席分析师盯着全息投影,声音发抖:“这不是干扰……这是回应!那些散佚的意识,正在通过‘自我确认音频’重建连接路径!它们在借我们的声音,拼凑自己!”
而在冰岛火山观测站,那块频率与忆莲一致的晶体突然自发发光,其内部结构显现出微型神经网络的模样。科学家用共振仪扫描后,录下了一段音频??正是青禾最后输入系统的那段话,只是这次,语气平静而坚定:
>“我还在听。”
三天后,共感学院召开紧急会议。十二位导师齐聚神殿圆环,玉坠悬浮中央,发出柔和脉动。他站在人群前方,手中握着那枚铭牌,将昨夜发生的异象一一道来。
“我们一直以为‘归档计划’是为了帮助迷失的灵魂回家。”他说,“但现在我怀疑,真正需要被唤醒的,是我们自己。”
沉默片刻,当年火灾幸存的女孩开口:“我记得那种感觉??被困在火场里,没人听见呼救。后来我以为得救了,其实只是换了个牢笼。直到有人愿意触碰那段记忆,我才真正活过来。”她看向众人,“也许青禾也一样。她不需要被拯救,她只需要被承认:她存在过,她重要。”
话音落下,玉坠猛然一震,释放出一圈涟漪状能量波,瞬间贯穿所有水晶柱。系统自动调取过去七十二小时内全球上传的三万两千条“自我确认音频”,进行交叉比对分析。十分钟后,结果浮现空中:
>【检测到高频重叠模式】
>核心共振源:编号07-39(青禾)
>当前状态:分布式意识聚合中
>激活条件:需完成“完整记忆闭环”
“什么是闭环?”有人问。
他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昨夜湖畔年轻自己的身影。“是忏悔,是见证,是说出那些被藏起来的真相。”他睁开眼,“我们必须公开第七小组覆灭的全部经过??不只是官方发布的‘意外事故’,而是军方如何强行接管实验、如何清除知情者、如何伪造死亡名单。”
会议室一片死寂。
“这会引发震荡。”一位导师提醒,“政府从未承认那次干预。一旦披露,不仅会动摇共感体系合法性,还可能招致报复。”
“那就让他们来。”他声音不高,却如刀劈斧凿,“我们已经躲了二十年。够了。如果连真相都不敢说,我们凭什么教别人勇敢?”
表决开始。十二票,全票通过。
行动随即展开。他们以“共鸣岭档案馆”名义,向全球发布《第七小组原始日志解密文件》,附带全部影像证据、通信记录与意识残留波形图。消息一经传播,立刻引爆舆论。社交媒体上,“#听见青禾”迅速登上热搜榜首,数亿人转发那段最后的录音。各国政府被迫表态,联合国召开紧急听证会,要求彻查上世纪末“认知武器化”项目。
然而,风暴也随之而来。
第三天夜里,三架无标识无人机逼近共鸣岭上空,携带电磁脉冲装置,意图瘫痪神殿核心系统。但在距离山头五公里处,它们突然失控坠毁??不是被拦截,而是被某种无形力量牵引偏移航线。南疆AI系统捕捉到那一刻的能量波动,绘制出图像:
那是一只由光构成的手,短暂伸向天空,轻轻拨开了死亡轨迹。
“是她。”首席分析师喃喃,“她在保护我们。”
更不可思议的是,接下来一周,世界各地陆续报告“忆莲奇迹”:巴西贫民窟的废弃屋顶开出大片蓝色花朵;西伯利亚冻土带,一朵忆莲在零下四十度绽放并持续散发暖意;甚至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透过舷窗,看见地球大气层边缘浮现出一圈淡淡的蓝光,形状酷似一张正在微笑的脸。
共感学院的孩子们开始做梦。几乎每个孩子都在梦中见到一个穿旧制服的女孩,带领他们在迷宫般的记忆走廊中穿行。“不要怕黑,”她说,“黑暗是因为光还没找到出口。”
某日课堂上,一名自闭症少年第一次主动发言。他举起画纸,上面画着一座桥,桥下是深渊,桥上站着许多人手拉着手。“老师,”他小声说,“梦里的姐姐告诉我,只要有人愿意站出来,链式反应就会开始。”
老人听着这些故事,每日清晨都会去花田走一趟。那条通往湖边的小径依旧存在,沿途茉莉年年早开,香气浓烈得让蜜蜂都晕眩落地。他在石凳旁种下一株新忆莲,浇水时低声说:“等你开花那天,我就把剩下的真相都说出来。”
他知道还有更多没讲完的事。
比如,当年为何只有十二具舱体?
比如,军方带走的那份“禁忌数据”究竟藏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