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飞凤舞,一眼名家所出。
只可惜,字是好字,文却没什么格律,可惜了一副好字——其曰“接下来,我将演示世界运行的框架。”
虽让人不明就里,但好就好在与照影壁上的“求真”、“问道”字样,相得益彰。
当然,东华门外路过的,不是达官显贵,就是士林学子,一般也不会理会这处小衙门的细节。
尤其国子监学生路过,通常还会嘲讽一声东施效颦。
不过张居正却负手在门口看了好半晌,征征入神。
直到徐阶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求真,求的是世界本真;问道,问的是自然之道,这是陛下说的,我也不懂什么意思。”
张居正这才回过神来。
看到徐阶有样学样,负手站在自己身旁,他连忙行了一礼:“老师。”
徐阶摆了摆手:“虚礼你是一板一眼,当初赶我离开内阁,可是半点没含糊,还不如没这么恭谨呢。”
每一个做学生的,在老师面前都有张厚脸皮。
张居正也习惯了心学宗师说话的任性。
他仿佛没听到一般,开口问道:“楹联上这话是什么意思?志在屈子天问?”
屈子曾经问过,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跟楹联上的“演示世界运行的框架”,莫名契合。
徐阶脑袋一耷,无奈道:“陛下扔我来只让管行政,余者一概不让过问,我哪儿知道。”
张居正若有所思点了点头。
再度好奇地指了指门匾:“怎么还没名字?”
徐阶转身领着张居正进院,嘴上答道:“陛下不让我题,说是春闱后就有名字了。”
他走在前头。
一路有不少学子、博士,朝徐阶问好。
偶尔才有人能认出张居正,慌忙行礼。
由此也可见此处的人,出身确实不高,连首辅都不认得。
两人一前一后,徐阶主动开口问道:“今日内阁怎么得了清闲,想起找我来了?”
这大中午的,即便是午休,也最多打个盹,哪有功夫跑到东华门外的。
张居正跟在徐阶身后,随意回道:“被弹劾了,方才疏请致仕,正要回去闭门谢客,这不路过来看看老师嘛。”
说顺路,其实并不顺路。
张居正府往午门走才顺路,往东华门出来,回家还得绕好远一端。
但徐阶也不戳破,一路将张居正引到一处书房。
从桌案下取出一份茶叶,坐在茶几前,亲自煮了起来。
“揭帖的事?”
张居正在书房内四处晃悠,听到茶几旁徐阶的问话,这才停下脚步,回头答了一句:“是刘不息的弹劾,本来已经被陛下留中了,今日突然揭帖四布。”
“如今士林学子反响颇大。”
徐阶低头鼓捣着茶叶,一面点了点头:“难怪隔壁国子监今日这般吵闹。”
“不过……确实应当疏请致仕了,不然接下来会弹劾你恋栈权位,更加被动。”
揭帖违法是揭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