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网

千千文学网>万历明君 > 第210章 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第1页)

第210章 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第1页)

第210章弱肉强食,优胜劣汰

面对何心隐的这番说辞,朱翊钧一时没有接话,优哉地呷了一口茶。

在野党的主张,天然就应当与朝廷现行路数有所不同,否则就不会叫在野党了。

就像王世贞的文盟,虽以文章结社,在政治上同样一再主张复古,用诗词歌赋表达对现行体制以及社会风气的不满,强烈地反应了部分士人群体对三皇之制,汉唐之盛的渴求。

以及顾宪成在钱德洪丶薛应旂等几位大儒离世前的推波助澜下,提前结成的东林社,表面只谈论玄论经,完善道学,但在其所夹带的私货里,仍旧避免不了提出主张,其人已经不止一次在报纸上刊载「蠲逋租丶撤中使」的诉求,广泛呼应了天下大姓与有产县民的利益。

其馀还有包括代表北方商人利益的晋商商会,代表吴江新兴手工业群体利益的丰干社丶白榆社,不一而足。

天下演变至今,士丶工丶商的参政欲望与日俱增,代表各自诉求的各种社团陆续应运而生,形成了如今这般政治现状——随着生产力发展,周制经历了数千年的扬弃,以另一幅面孔卷土重来。

而作为天下结社的龙头之一,提出朋友交通,天下人各自组建属于自己的「会」的何心隐,则是企图肩负起天下无产赤民,响应了穷苦黔首们的诉求。

也就是他在《仁义》中摈弃「亲亲尊尊」后所提出的「博爱」,以及在《论中》中所言三纲五常互为师友的「平等」。

如此当然是天大的进步。

这也是朱翊钧毫不吝啬地对何心隐的良知本体大加赞赏的原因所在。

但在实践上……

朱翊钧想到这里,不由摇了摇头。

在片刻的冷场后,他终于将目光落到何心隐身上,模棱其词:「梁汝元,朕若果真心怀苍生,你待如何?朕若是恰如你所言,仍是帝王将相那一套,由衷蔑视黔首,你又待如何?」

何心隐见皇帝没有正面回答,只一声叹息,再度恳求道:「陛下,草民不想如何,也不能如何。」

「草民如今六十有三,日薄西山,临了心中放不下,想求个答案罢了。」

朱翊钧仍旧不置可否:「朕读过你的学说。」

何心隐见皇帝不答话,一颗心本就渐渐往下沉,此刻闻得皇帝自承读过他的学说,心中更是一冷。

他默默低下头:「一代宗师当面,草民贻笑大方了。」

经学读到一定地步,心思已经很难再为外人左右。

皇帝若是没读过他的经倒也罢了,他尚且能与皇帝兜售一二。

但皇帝既然已经读过,那他就失去了传道的馀地。

何心隐也就只能坐等皇帝表明心意,除此之外,无能为力。

朱翊钧伸手示意何心隐落座:「朕是从《原学原讲》开始看的,关于人,你论述得很好。」

何心隐再度坐回皇帝对面,凝神倾听。

朱翊钧将茶壶转了面,让何心隐自便,口中接着说道:「你说,人分先天与后天,在先天上,形貌丶视听丶欲求上,与禽兽无异。」

何心隐在坊间评价可谓是两个极端。

支持者称之为「侠之大者」,反对者称之为「人伦大盗」,从其人的学说上,就可见一斑。

何心隐也没什麽避讳的地方,坦然承认:「裸裸其形丶呀呀其声丶类于形类丶类于声类。」

朱翊钧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在后天上,你着《原人》,称人即是仁,心寄于天下,身藏于家,要在大家丶小家的罗网中凝聚一颗人心,才可称之为人。」

「或者说,人是道德的人,人是社会的人,人有别于禽兽的本质,便是一切伦常关系的总和。」

何心隐坐如木雕。

抬头看了一眼皇帝年轻的面孔,心中不可遏制升起一丝惊叹。

皇帝的言语夹缝中,透出的宗师气度几乎如大日一般耀眼。

也亏得坊间还有不学无术的废物,以为皇帝身后当真有人替其捉刀,真该当面看看皇帝。

朱翊钧一口气不断:「在身藏于家的基础上,你又推而广之,提出小家不过是基于血缘关系的小天下。」

「为了立德成人,理应推而广之,于大家丶大天下中践行己道,也就是集结所谓的『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