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连忙应是。
等张宏说完好长一串,朱翊钧又问道:「栗在庭今日不是入京了,人呢?」
李进本是眼观鼻鼻观心,安安分分守在一旁,此时闻言,心中不由感慨,果不愧东宫旧臣,哪怕经年外放,依旧简在帝心。
他小步上前,接过话头道:「陛下,栗巡抚今日午时入的京,到吏部与通政司递了帖子,求请明日面圣后,便以拜访座师,去了高阁老府上。」
「一整个下午,都在帮着高阁老修缮庭院丶房顶。」
朱翊钧听了李进这话,不由撇了撇嘴。
高仪家是租的,被打烂后,自己第一时间就遣人修缮赔偿了。
这弄得好像他撒手没管一样。
难怪朝臣都视其为奸臣,这不活脱脱到退休老干部家犁地的栗同伟麽?
当然,腹诽归腹诽,朱翊钧面上还是很正经地颔首:「明天就不见了,让他也列席后日年会,与诸臣工一同议海贸事。」
随后,朱翊钧又与司礼监与中书舍人吩咐了一番明日的事情。
等到打发走中书舍人之后,他才脱下冠帽,略微理了理头发。
「今日谁侍寝?」
负责这些事情的魏朝,连忙上前回话:「万岁爷,今日点到张顺妃了。」
虽然皇帝对张顺妃这个封号似乎有些成见,但后宫讲究雨露均沾,点到谁就是谁。
朱翊钧重新戴好冠:「顺妃……放明日吧,朕今天想去找皇后。」
这样显然有点不合规矩。
毕竟皇帝见皇后是要请两宫明旨的,还要敲锣打鼓,广而告之,没这样突然决定的说法。
但是话又说回来,皇帝毕竟是今时不同往日。
魏朝能说什麽呢?
只好默默应是。
朱翊钧理好衣襟,领着一干内臣女官,晃晃悠悠出了承光殿。
……
得益于世宗的爱好,西苑宫室众多,后宫嫔妃一同住进来,也不显局促。
皇帝居万寿宫,万寿无疆。
皇后居永寿宫,皇贵妃居仁寿宫,永寿仁康,在礼制上正好合宜。
朱翊钧用完晚膳后,便径直来到了永寿宫。
门口值守的女官似乎没意料到皇帝来得这般仓促,连忙迎上前:「还请陛下稍待片刻,皇后娘娘正在沐浴更衣,稍后再率阖宫上下,出殿迎候。」
不出意料地,朱翊钧被拦在了门外。
跟李贵妃这种当世数得上名的一等世家出身不同,刘皇后祖上也就得封了一个锦衣卫的小官。
小门小户,也养成了刘皇后谨小慎微的性格。
自己守规矩的同时,在外人面前也极其讲究礼制。
奈何皇帝大事听劝,小事可就极为刚愎自用了。
朱翊钧置若罔闻,直接大摇大摆就往里闯:「不必兴师动众了,朕去暖阁等皇后便是。」
沐浴肯定是不能直接往里闯,毕竟是女君,皇帝也得保持尊重。
去暖阁等着,就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