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降。”
陈望没有去接赵怀良手中的军报。
对于如何处置万民军中的将校和军兵,在最初的时候他就已经是有了腹稿。
瓦罐子、一斗谷、袁时中,这些几名一直以来拥护着李岩的死忠派,选择了追随李岩而赴死。
但是革左五营,除去死于混战之中的马守应,余众都选择了归降。
革左五营的归顺,陈望并不感到丝毫的意外。
在他掌控了南国的军事,完成了实质上的割据之后,他就已经三番四次的向着李岩递出劝降的书信。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只要李岩选择归降,他绝不会吝啬封赏与嘉奖。
但是李岩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仍然不肯放弃南国,仍然想要牢牢的握住手中的权力。
甚至不惜以麾下五十万军兵的性命为赌注,以华夏数千年以来的社稷为赌注,与虎谋皮,与塞北的清国相互勾连。
在这个时候,李岩的结局就已经注定。
但是这一切的选择,都是李岩所做。
万民军上下的军民,大部分的将校都只不过是被时代洪流,被李岩的个人意志所裹挟着前行。
李岩在熊熊的野心驱使之下,违背了他的誓言,忘掉了他的许诺,也烧尽了万民军最后的生机。
“天下,并非士绅王侯之天下!”
“天下,当为天下万民之天下!”
就算是李岩最终取得了胜利,这天下,也不过只是换了一位主人,换了一任皇帝。
天下从未改变,世界也从未改变。
不过是一群王侯,取代了另一群王侯。
天下,不会是万民之天下。
而李岩,甚至连这都做不到。
他麾下的万民军,和历史上的李自成麾下的顺军一样,都挡不住清军。。。。。。
在他选择与外人联合之时,就已经失去了一位雄主应有的气度。
若是一直胜利还好。
但只要遭遇一次惨痛的失败。
无论是他李岩,还是万民军,都没有办法从失败中站起来。
在一次次的逃窜,一次次的放弃之下,他们早已经失去了拼死一搏的勇气,丧失了破釜沉舟的决心。
就如同历史上的李自成一般。
在一片石大败之后,犹如丧家之犬一般仓皇而逃,甚至连守卫北京的勇气都没有。
陈望心如铁石,满目疮痍没有办法影响他的心绪分毫。
有的时候,他在想,如果他是李岩的话。
他会怎么做。
在这样的时刻,身处于这样绝望的处境。
在很多的夜晚,他也曾经思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