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我们出城迎战,攻破叛军包围,这或许正合叛军之意,可如若不出城,倘若真的通州有失,我泰州就真的要沦为一座孤城。”“纵然城中储备了不少粮草,但开始只是准备了大军三月所需,可如今被叛军包围,未来我们的粮草还好兼顾城中十数万百姓。”“这,可不是好事啊。”盛庸脸色紧绷,完全不知道如何是好了。如今的情况。如果出城迎战,那就是放弃了守城之利,也是正合燕军之意。可如若不出城迎战,如若通州失陷,那他们两城的互相拱卫之势也就不在了,而且朝廷援军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来到。“大将军。”“如今之计,只有坚守,出城就上了叛军的当了。”“而且朝廷已经在调派援军了,最快两个月内,朝廷援军必到。”“只要我们坚守两个月以上,待朝廷援军来到,必可破此局。”徐辉祖沉声说道,已然是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援军上了。毕竟如今局面,从扬州府驻守的兵力是真的无法破局了。只有依靠朝廷援军才行。燕军占据了绝对的兵力优势,盛庸他们已经完全被燕军主导战局了,只能依靠外力破局。“魏国公。”“燕军兵力绝不会少于五十万,甚至更多。”“昔日我军有不少人都已经被燕军收编了。”“如今包围我泰州的燕军或许就有四十万之上的燕军,通州城前或许也有数十万。”“你觉得,通州真的可以守住两个月吗?”盛庸苦笑了一声。想到了朱正那骑兵破城的恐怖姿态,盛庸唯有苦笑。别人步卒都难以破城,但朱正根本就不按常理出牌的。“守不住也要守。”“如今朝廷门户只有扬州府了,如果连扬州都丢了,那朝廷就真的危险了。”徐辉祖一脸坚定之色的说道。盛庸点了点头:“是啊!守不住也要守,如今战局于我朝廷太不利了。”“此战。”“我徐辉祖当秉承家父忠义,必誓死报之,纵死无憾。”徐辉祖一脸坚定的道。“自当如此。”“不过,如今燕军意图昭然若揭,还是要请朝廷尽快增派援兵。”盛庸严肃的说道。城前。燕军中军所在。“王爷。”“大将军此战法一出,城中的盛庸和徐辉祖只怕都已经看出了目的了,只不过,此战法就是实打实的阳谋。”“无论他们出城还是固守,我军都乐见其成。”“相比于之前末将等所定的强攻之策,大将军此战法更合此时。”丘福一脸敬佩的说道。“天生将才,或许这就是朱正能够成长到现在的一点。”朱棣笑了笑。看着此间战法,朱棣也是十分满意,不仅可以避免自己这一方大军损兵折将,更能够极大震慑城中南军,未来还会加剧他们的不战而降,这自然是最上乘的战法。“不过。”“如若朝廷派遣援军增援,大将军此战法也会有几分危险,有遭袭之危。”张玉则是有些担心的道。“张将军。”“你太高看这个朝廷了。”“如若他们的援军真的那么容易到,那他们也不会有此败象了。”朱棣淡笑一声,嘲讽道。“王爷的意思是,朝廷不会有援军来了?”张玉略微一惊。“就算朝廷真的募集了足够的兵力,以建文身边那些酒囊饭袋也根本不会让援军北上增援,而是以固守应天的长江防线为主,按本王来看这些扬州府的南军已经都成为了朝廷的弃子了。”“无非是拖延我军南下,消耗我军。”朱棣冷笑一声。对于自己那个侄儿,朱棣非常了解,而且对于自己那侄儿身边的几个所谓的辅政大臣,朱棣更为了解。一些纸上谈兵的酒囊饭袋,高居庙堂之上,不食人间烟火。战争!他们根本就不知根本。如今朱棣用了两年多时间取得如此战果,说到底也是要好好感谢一番建文身边的辅政大臣。“如若如此。”“那朝廷就真的是自寻死路。”丘福冷笑道。“好了。”“无需多想什么了。”“就按照大将军的战法来破敌,围而不攻,如若他们要出城,火炮就对着城门齐轰。”“至于通州城,无需担心,有大将军亲自统兵,无需担心什么。”朱棣沉声道。“末将明白。”众将齐声应道。几日后。通州城前。二十万大军兵临。第一都所骑兵营,第五都所步兵营。“大将军。”“全军已经列阵,随时可以进攻。”张武来到了朱正面前,大声禀告道。看向阵前。五百门火炮对准了通州城。五百个炮兵手举着火把,都已经填充炮弹,只待朱正一令,便可开炮轰杀。“吾燕军将士何在?”朱正策马而立,举起了手中的霸王枪。同时。此刻的朱正已经换上了朱棣赐予的重甲,浑身上下只有一双眼睛与手在外,其余皆被黑甲笼罩。整个人也完全是一个黑甲凶兽。不仅是朱正。甚至是身下的黑风也被重甲包裹。重甲铁骑,便是如此。当然。朱正也并没有拿出真正的霸王战甲。“杀,杀,杀。”随着朱正话音落下。整个城前二十万燕军将士爆发出了阵阵喊杀之声,充斥无尽杀气。也正在这一刻。自朱正的耳边,面板提示声忽然响起。“触发军魂凝聚。”“是否凝聚军魂?”面板提示道。“触犯军魂凝聚的条件就是要在军中,还要在战场上。”“我倒要看看能凝聚什么军魂来,这军魂又有何用?”朱正此刻也是带着几分期待。毕竟这可是属于大将军的军权印记带来的效果。如若不凝聚军魂,那也太过浪费了。随即。朱正当即沟通面板:“凝聚军魂。”随着朱正的一声令下。似有着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自此间汇聚的二十万将士身上,一道道气息融入,好似无形之中的军魂气息。又好似他们的士气与战意体现。已经并非凡俗的力量可以概括了。……:()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