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李承乾也释然了,指望李世民覆灭所有的世家,还不如指望黄巢早点降生呢想要让李世民下定决心根除世家,除非是让他看到世家实打实的威胁到了皇权,否则李世民是不会下死手的李承乾今天所做看起来十分不智,毕竟和世家暗地里博弈总比放到台面上撕破脸好!但好在他今天看清了李世民的态度,既然李世民不愿意跟世家撕破脸,那李承乾就要早做准备了其实细细想来,李承乾与世家之间并没有什么化不开的死仇,只要利益到位,什么样的仇恨也能化干戈为玉帛!但李承乾不想这么做,身为穿越者,他总不能白来一趟!既然来到大唐,总要做些什么!最起码要推翻几座压在百姓身上的大山吧?打定主意后,李承乾也没了待在太极殿的兴趣。有这时间,他还不如准备一下应对世家反扑,他可不信那崔敛回去以后能忍得住这口气一念至此,李承乾深吸一口气,缓缓向李世民躬身行礼:“父皇,无事的话,儿臣便告退了。”说罢,头也不回的走出了大殿。李世民望着他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复杂的光芒,似乎想说什么,却终究只是轻轻叹了口气。李承乾脚步未停,穿过长长的殿廊,每一步都踏得坚定而有力,仿佛是在向这个世界宣告,他的路,将由他自己来选择。殿外的风轻轻吹起他的衣袂,带着一丝决绝,也带着一丝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不出李承乾所料,崔敛回到府上,越想越气,一脚踢翻了屏风。他面色铁青,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嘴里不住地咒骂着:“李承乾,你这黄口小儿,竟敢如此无礼!真当我清河崔氏是好欺负的不成?”说着,他猛地一挥袖,案上的茶盏应声而落,碎片四溅,如同他此刻支离破碎的心情。崔敛在厅中来回踱步,每一步都踏得地板咚咚作响,仿佛要将心中的怒火全部发泄在这无辜的宅院之中。崔敛在厅中暴怒一番后,终于无力地跌坐在塌上,喘着粗气,双眼微闭,似乎在竭力平复内心的波澜。片刻后,他猛地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站起身,大步流星地走向书房,从书架深处抽出一卷泛黄的宣纸,磨墨挥毫,笔走龙蛇,洋洋洒洒写下数千言。字字句句皆是对太子李承乾暴行的控诉,言辞之激烈,情感之充沛,仿佛要将满腔的怒火与不甘,都倾注在这薄薄的纸上。写罢,崔敛将宣纸轻轻卷起,如同卷起一幅珍贵的画作,眼中闪烁着决绝与狠辣。他唤来府上管家,面色阴沉地低声耳语:“将这文章传遍长安城所有读书人,我要让他身败名裂!”管家闻言,面色一凛,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那卷宣纸,而后匆匆退出书房,穿过曲折的廊道,来到府门前,唤来一名心腹小厮,将宣纸递给他,低声吩咐了几句。小厮领命而去,身影很快消失在街角,如同一粒石子投入湖面,激起层层涟漪,预示着风暴即将来临。很快,整个长安城都传遍了,太子私闯民宅,无故殴打朝廷大臣的消息。街头巷尾,茶馆酒肆,无不议论纷纷。平康坊的一家青楼内,一群读书人聚集在此,面色愤慨。他们或站或坐,言辞激烈,情绪高涨。一人拍案而起,怒目圆睁:“太子身为储君,竟行此暴行,实乃国之大耻!”另一人摇头晃脑,痛心疾首:“吾等读书人,当以礼义廉耻为先,太子如此作为,怎配为天下表率?”众人附和之声此起彼伏,一阵高过一阵,将太子的恶行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时间,关于太子德行有亏的言论传遍了整个长安!崔敛这招不可谓不毒辣!这番大肆宣扬,崔敛的面子也会被按在地上摩擦。但被愤怒冲昏了头的崔敛才不会管这些!不就是挨了顿打吗?这事传出来最多丢些脸面而已,但太子李承乾丢的可是名声!名声差了,民心自然也就没了!尤其是读书人的民心!谁会支持一个无缘无故就上门打你一顿的太子呢?读书为了什么?不就是入朝为官,代天子牧民?可这本该高高在上的官位,在太子眼中竟然是可以随意欺辱的发泄对象?如果是这样谁还敢做官?不到一天时间,所以几乎所有的读书人都一边倒的加入了讨伐太子的行列!身为漩涡中心的李承乾自然也收到了这些消息不过李承乾却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别看那些读书人跳的欢实,等过段时间,随便揭露一点崔敛那些见不得光的事,这群人就会调转枪口将矛头对向崔敛!读书人嘛,他们可不管事实的真相,他们只想针对某些热点刷一刷存在感。有了名声,不就有机会做官了吗?舆论而已,整个大唐还有谁比李承乾更懂得舆论?不过他倒是很诧异!原本他想过崔敛会报复,但没想到崔敛会这样报复!如此操控天下喉舌李世民能忍得了吗?正愁怎么让李世民看到世家威胁皇权呢,这崔敛就主动送上门来了所以说,有时候你的成功往往来自于对手的助攻!坏人绞尽脑汁永远都比不过蠢人灵机一动啊!这下子,李世民该忍不住了吧?……太极殿内,李世民紧握着手中那份沉甸甸的奏折,面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烛光摇曳,将他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映在斑驳的墙壁上,更添了几分孤寂与威严。案几上,堆积如山的奏折中,以孔颖达、李纲为首的弹劾太子之辞尤为醒目,每一份都言辞恳切,字字泣血,仿佛要将太子的“罪状”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李世民的眉头紧锁,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缓缓放下奏折,双手轻轻摩挲着龙袍上的绣龙,似乎在思考着如何平息这场由崔敛挑起,却已波及朝野的风暴。…………:()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