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自新帝登基以来大赦天下,回京的人家不在少数。当然,离家的也不少。一朝天子一朝臣,大家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儿,只是空余感慨。不过,对肖家的举家回京更关注一些。不仅仅是因为夏家是姻亲,还有就是肖太医在京城的名声。特别是有那些顽疾的,盼星星盼月亮,盼着肖家回京,才骤然想起:肖太医作古已七年之久!所以,他们没有那命能得到肖太医看诊。可惜了肖太医那一手的好医术。肖家回京,很是低调。因为没有高调的资本了。经过了刻骨铭心的痛后,肖家人觉得平安的活着才是王道。京城风风雨雨的,他们是一点儿也不想搅和了。但偏偏,他们又身在漩涡之中。肖家有夏广成这个姑爷,有盼盼这个安平公主,自然是他们肖想的姻亲好人家。李府来人了。“原本该我们去探望舅母的,只因才回京,各项杂事多,抽不开身。”必要的客套还是要的,许氏见到李大夫人见了礼,又安排了丫头上茶水:“还请舅母不要见怪。”“都是一家人,哪来那么多礼。”李大夫连忙道:“你们才回京,也是不容易,这不年关到了,我寻思着给家里的哥儿姐儿添置两身衣服,从库房里挑了些料子带过来。”李大夫人让抬进来。“有劳舅母惦记了。”许氏心里抽了抽,论理,是肖家该给李府送年礼。不成想,她还上赶着送来了。“给舅母的年礼也备上了,朱氏在经管,她说过两日统一送府上去。”备没备的许氏是真不清楚,主要是杂事儿太多,朱氏又是第一次经管这么一个大家族,估计着头痛着呢。不管怎么样,先把话说在前面。“那我们真是想到一起了。”李大夫人呷了一口茶。“这茶与京城的不同?”“是,这是蜀地的的竹叶青。”许氏介绍道:“离开蜀地时春宁的好友赠了一些。说是生长在常年云雾空蒙的赤城峰、白岩峰、玉女峰、天池峰、竞月峰下和万年寺一带。”“难怪呢,口感很不错,形状也不一样。”“是,这茶叶具有扁、平、滑、直、尖的特点,泡之香气清香馥郁,色泽嫩绿油润,汤色嫩绿明亮,口感清醇淡雅,叶底嫩绿均匀……”论茶,许氏从来就没有输过。以前不会输,以后也不会输。七年的蜀地生活,虽然是居住在乡野间,苦也真的是苦过,但是她骨子里的教养从来没有落下过一星半点。“真是好茶,好茶。”李大夫人是有点尴尬的。她送的年礼里也有茶,那是去年的陈茶,放在库房里也是放着,不如拿出来做人情。结果这会儿喝了肖家的茶才发现好打脸。最关键的是,这茶已经放进年礼盒里了,她没办法取出来。就……这事儿做得真是很差!李大夫人的肠子都悔青了!“家里这些年还好吧?”作为长辈,李大夫自然是要关心的问。“托您的福,托老太太老太爷在天之灵的保佑,大家都平安归来了,虽然大爷他们在漠北受了些苦,到底没伤着底子,请了大夫看诊,调养一些日子就好了。”“那就好那就好,好好养着身子骨才好。”李大夫人道:“想当年,肖太医还在的时候,我们李府每年都会收到他做的药丸,府中老太爷和老夫人靠着那药丸都又荣养了多年才走的。”“是啊,公公会做药丸,可惜那些都成了绝传了,再也做不出来了。”呵呵,这是来府中探口风?许氏才不会这么笨轻易的让她得逞。“大爷和二爷三爷时常都在悔恨,说年轻时贪玩儿,没有在公公身边学了一式半点。”“肖家后面的子孙都不会做药丸了?”“不会。”“哎,那是真可惜啊,我听说蜀州有一家经营药丸的铺子,招牌打的就是肖大夫。”“是吗?那还真好,肖氏遍布全国各地,看来肖家学大夫的人不少。”许氏一句话轻轻带过。其实她心里清楚,肖大夫这个药丸就是来自家生产的。如果一直在昌州,这个牌子的药丸就是肖家的所有经济产业来源。一接到回京的圣旨后,春暖就跟家里人商议了,这个药丸暂停!物以稀为贵。当不再靠着这个药丸生存的时候,就不要把市场做滥了。所以,蜀地那边肖大夫牌子的药丸绝对是卖一瓶少一瓶,没有货可补了。现在李大夫来探听虚实,许氏岂会不懂。“我还寻思着真巧,肖大夫是不是肖太医……”“呵呵,舅母倒是一番好想法,可惜啊,肖家的子孙都没学到这些。”“那是有些可惜,不过也不要紧,哥儿们读书了吧,可以下场考试了,恩科明年正月就开考呢。”“是啊,有恩科,咱们家只有春宁适合,但是又在昌州待了那么些年,学业也荒废了,愁噢。”春宁要下场考试的事儿,许氏不否认也不承认。任由李大夫人猜测去。“不用愁,春宁是一个聪明的。”李大夫人总算提起了来意:“你当知道我娘家文家吧,在京城不算是什么名门大族,我父兄都没做什么大官,倒是我那小侄儿前一阵子升了一个五品,这可真是让我们家人都喜上眉梢。”“那是应该可喜可贺。”“我那小侄儿今年二十有八,之前娶过一房,那女子姓叶,福薄,生孩子的时候难产没了,这不,都三年了也没谈,我突然想起来了,咱家春燕好像到了出嫁的年龄了……”好吧,说了半晌,是肖想春燕的。春燕今年也才十九岁,要嫁一个二十八的男子,还是死了媳妇的。最关键的是,她在说起叶氏的时候居然将其归于福薄,这一家子真的就很薄凉。许氏想到这一点立即就很反感。“多谢舅母抬爱,只是春燕和您那小侄儿差着辈份呢,不合适。”“这……”:()落魄药女养家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