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夫人拗不过儿子,但是她是真的为这个孩子考虑,当下就让管事妈妈备了礼物,她要亲自去肖府看看,亲自去了找肖大太太聊聊,这个儿媳妇她看好了的,不能有差池。朱玲玲得知母亲送了请贴连忙回禀了婆婆。“快快有请亲家母。”许氏有些倦的,这会儿精神一下就来了。别的不说,大儿媳朱氏就是一个好的。敬重亲家母就是对儿媳的看重,可不能让儿媳寒了心。“朱夫人,好久不见。”“是啊,好久不见。”亲家母相见,差别还是立现。当年都是风韵犹存的中年美妇,时隔七年再现,许氏脸上有了皱纹,两鬓多了斑白。七年蜀地生活留下的痕迹很明显。“朱夫人,请坐。”两人见面,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为了避免尴尬,许氏喊了丫头却叫了阳哥儿来见外祖母。“沐阳见过外祖母。”彬彬有礼的小孩,让朱夫人心疼得真唤“宝贝,乖外孙儿。”当下就当了见面礼送给外孙子,是一套文房四宝。她听女儿说起过,这个外孙子三岁就开始启蒙了,但是肖家让他走的不是仕途,而是准备让他学医,接受肖家的衣钵传承。男儿志在四方,真正的男儿谁不想下场一举夺魅名扬天下。这样的安排让朱夫人有些唏嘘。但是她只是外祖母,并不适合掺言。但是潜意识里,她还是希望外孙子能多读书。送文房四宝就有这样的意思。“沐阳谢过外祖母。”“这孩子,规矩得很,又聪明,好好学习,以后像你宁叔叔一样厉害。”宁叔叔,春宁,读书确实一直是厉害的。“沐阳谨记外祖母教导。”肖沐阳见了礼之后对两位老人道:“祖母,外祖母,孙儿还在上学堂,向先生告了假不宜久耽搁,先行告退了。”“好好好,去吧,去上你的学堂。”许氏又让婆子送肖沐阳回学堂。学堂里还有春安也在上学,春安年纪尚小,还得过几年才能下场。自打回京后,黄氏那颗蠢蠢欲动的心终于活泛起来了,她的儿子有黄家血脉,一定是可以下场高中的,是可以做大学问家名扬天下的。是以看管得很严。肖沐阳都有点同情这个小叔叔,每天都在背功课。事实上,功课哪里需要背啊,先生讲一遍,自己再看一遍,完事儿。只不过,他今天无意中发现一个大问题:安叔叔并没有在认真的读书,而是在曾祖父的书房里翻了一本医书在看。为了不让先生发现,他把医书放在了里面看得津津有味儿的。肖沐阳都在想,要不要告诉先生?后一想,不能告诉先生。虽然三叔祖母一心想让安叔叔读书,但是安叔叔的心却是在医学上。宁叔叔也跟着二姑姑学了医,但是宁叔叔在医学的上的悟性真没有安叔叔好。回京城,三叔祖母立即就请了祖母请先生将学堂办了起来,让安叔叔努力上学堂。可惜,安叔叔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他经常在走神。先生抽学问的时候安叔叔经常窘迫得答不出来,先生经常摇头叹息,然后把全部的希望押在了自己身上。小小年纪的肖沐阳承受了他不应该承受之重,偏偏还不敢告状。造孽噢!其实不止安叔叔,肖沐阳也发现自己对医学的喜好远胜于做文章。比如说药草,哪怕是路边的野草呢你要认得她也是一种药材,而最有趣的莫过于用这种药草居然能治好人的病。这不比做文章有趣?二姑姑说过,不做良相便为良医。肖沐阳无数个夜里都在问自己,好像这一辈子确实没有那能力能做到良相去。既然当不了良相,做良医不挺好的?今天外祖母送的文房四宝,肖沐阳是明白她的意思的。母亲自然也是希望他能好好读书以后入仕能为她挣一个诰命。事实上,母亲和三叔祖母都有一样的想法,但是,她们都忽略了一个事实:肖家所有人里,真正最能读书的人只有宁叔叔。小小年纪的宁叔叔就中了秀才,曾祖父他们也一度以为宁叔叔能改换肖家的门庭。只是没想到的是一场灾难意外降临,曾祖父含冤而去,肖家四分五裂。七年时间,肖家扛了过来,再次回京,肖家,现在需要的就是重振门楣,而这个担子交给宁叔叔就行,他觉得,还是从医更好些。当然,这事儿他不敢告诉母亲,否则母亲会伤心的。长辈们有长辈们的考量,他还是慢慢的来吧。厅堂里,朱夫人也不绕弯子了,直接说了来意。“老四虽然是庶子,他生母是我房里的人,老实本份出生就记在了我名下,我也当他是己出一般,他也争气,十六岁有了秀才功名,要不是他生母过世影响了他下场,应该也有了一官半职了。”“老四无意中见到了贵府的燕姑娘,很心仪于她,特意求我上门向亲家母说明心意,说如果他能高中,还请肖家能给他一个机会,做肖家的乘龙快婿。”“如果他没考中,他也不无颜向燕姑娘提亲,知道自己配不上燕姑娘。”“贵府四公子是个有才华的,定然能心想事成。”许氏听明白了心生欢喜。意思就是先说一下,高中就来求亲,若没中就全当没说过。说真,庶子配春燕是低嫁了,但若是高中的庶子那又不一样了。“那就托亲家母的吉言,愿我们两家亲上加亲。今日打扰了亲家母,就此告辞,回去给那孩子说一声,也能让他安心学习。”“也好,玲玲,替我送送你母亲。”“是,母亲。”朱玲玲全程听完心里感慨不已,母亲真是心善,在京中能视庶子为亲生的真没有几个嫡母有这么大度。同时也觉得婆婆很好,真心为女儿考虑。黄氏不知道怎么听闻了朱夫人来的原因,听说朱家庶子求娶春燕,心里很是嘲讽:大嫂也有着急的时候啊。:()落魄药女养家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