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灵脸上的笑容多了,腰杆也挺直了。
她每天乐呵呵地在菌棚、家里两头忙活,给秀秀和善子打下手,照顾老伴。
凌达成的身体,在喜讯和希望中,奇迹般地好了许多。
虽然还不能干重活,但精神头十足。
他经常拄着拐棍,到菌棚边看看。
凌大刚和陈湾湾也成了菌棚的主力,跟着秀秀学技术,干得格外卖力。
凌铁蛋更是成了“小技术员”,对各种菌菇的生长习性如数家珍。
之前闹腾不休的苏梅和王春梅,也彻底蔫了。
她们看着凌家菌棚,生机勃勃的景象,看着供销社的车来拉货,看着凌家人脸上的笑容,再想想自己,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她们不敢再闹,甚至不敢再靠近凌家小院,只是远远地看着,眼神复杂。
偶尔在路上碰到戚灵或陈湾湾,她们也会讪讪地挤出个笑脸,说几句“秀秀真有本事”、“你们家日子越过越红火了”之类的客套话,带着明显的巴结意味。
这天下午,阳光正好。
凌家人都去了菌棚那边忙活,家里只剩下王杏儿和她刚满月不久的儿子“杰士”。
小家伙吃饱了奶,正躺在摇篮里睡得香甜。
王杏儿坐在堂屋门口,手里有一搭没一搭地做着针线活,眼神却有些飘忽。
她刚坐了个大月子,整整四十五天,这在村里是顶顶有福气的待遇了。
戚灵伺候得尽心尽力,鸡汤鱼汤没断过,孩子也养得白白胖胖。
按理说,她该知足了。
可不知怎的,看着窗外菌棚方向,听着隐约传来的说笑声,再看看空荡荡的院子,王杏儿心里总不是滋味。
她感觉自己像个外人,被隔绝在核心之外,并没有给她想象中的“母凭子贵”。
“杏儿!在家呢?”
院门口传来熟悉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