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不可能是她的未婚夫干的。她原本的夫婿还在军中当差,并不知道新娘子遇害。死者性格胆小怕事,出事之前,都没有人知道她会参加今年的秋游会。”
秦可茹听完之后蹙蹙眉,向林毅说出自己的看法:“照你这样说来,凶手极有可能就是府里面的人。”
“哦?何出此言?”林毅玩味的看向秦可茹。
当初林毅之所以选择娶秦可茹进门,就是喜欢她对案情敏锐的洞察力。
缜密的思维和判断或许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训练,但是先天对罪案的感觉却是一种天赋。
很明显,林毅觉得秦可茹身上就有这种天赋。
“首先,你刚才说这死者是荣王府里面的家生子,性格又比较胆小,不可能与不熟悉的人一块离府;其次,此女子已有婚约,却在秋游会身穿喜服出门,又不让家人察觉。只有一种可能,凶手已经替她安排妥当,可以悄无声息的避开所有人。这个人不仅是府里面的人,而且地位还不低。”
说到这里,其实秦可茹和林毅两人都大致猜到那人是谁,只是空口白牙的没有说出答案而已。
那个人仗着自己特殊的身份,勾搭府中的侍女,引诱对方秋游会出门,然后残忍杀害。
恐怕事情暴露之后,能够猜到此人身份的不止是秦可茹和林毅两人。
“府上人怎么说,可找到什么有利证据?”秦可茹继续问道。
林毅却神情有些黯淡的摇一摇头,“府上的人都三缄其口,连死者的父母都不肯吐露一个字,只吵着要衙门拿回尸体,早些安葬死者。”
在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百姓有苦难言,有冤难申。
哪怕是遇到什么令人发指的案子,只要凶手是位高权重的权贵,一切都会大事化小。
这也是林毅会向秦可茹吐露案情的原因。
跟自己的上官或是同僚一说,十有八九就会让他放弃调查,只有秦可茹只关心案情的真相,而不是凶手的身份。
秦可茹一只手托起下巴,陷入沉思状:“如果凶手真是那个人,他回到荣王府不足半月,不可能和第四名死者有很深厚的感情,十有八九是被他诓骗去的。以前的三名死者,都是跟凶手暗中苟合,自愿穿上喜服。可第四名死者有可能不是自愿的,所以在她的身上肯定还有更多有价值的线索,应该叫大理寺的仵作再仔细查验。”
听到秦可茹讲出这样一席话,林毅心中暗喜,因为小媳妇跟自己想到一块去了。
“我叫仵作查了,可是大理寺正卿已经让人把尸体还给荣王府,还叫我早些结案。”林毅说到这里时,语气不由有些惆怅。
他是一个刚正不阿的大理寺少卿,为查案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却无奈身处一个污浊的朝廷、污浊的世界,哪怕他空有一腔热血,到头来也是无能为力。
“你真把尸体还了?”
“收容于大理寺的尸体本就不归我管,我甚至没有来得及查看尸体,就被正卿让人拉去处理。这个案子想要查出眉目,从荣王府这里很难入手。”
“那倒未必。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我就不相信,有哪个朝代的皇帝能够为了一个皇亲国戚得罪整个京城的老百姓?”
林毅好奇的问:“你想做什么?”
“你很快就会知道。”秦可茹的眼神带着一种狡黠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