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这男人简直太精明了,竟连她最擅长的“美人攻心术”都视若无睹。
可越是如此,她眼底的征服欲便烧得越烈。
沈平章,你给我等着,早晚让你拜倒在我的石榴裙下。
第二天。
《大夏日报》头版头条,“新材料破局,大国脊梁立”的标题如惊雷,炸响了舆论。
新夏社更是在报道中提到,“大夏碳纤维,是能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钢骨。”
回到京城的杜辉盯着电视上滚动的国际新闻。
画面里,一个钓鱼佬举着鱼竿对着镜头比划,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腔调,“我刚用这根鱼竿钓了一头八十公斤重的金枪鱼,你们知道鱼竿来自哪里吗,是神秘的东方!”
空军司令部。
副司令李刚敲开唐振河办公室的门,“唐司令,老米商务部凌晨发了公告,要求盟友全面核查碳纤维氮化镓技术流向,特别标注了,警惕大夏新材料的军事用途。”
唐振河冷笑一声,“呵呵,美国佬害怕了,平章有一句话说得很对,手中无剑和有剑不用,是两码事。”
提到沈平章,李刚有些尴尬,毕竟一开始他对沈平章的态度并不好,总觉得沈平章身上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现在想想,是自己格局小了。
“等我们的猛龙战机升空的时候,米国佬一定会惊掉下巴,还有大毛,他们不是瞧不起我们吗,就让他们看看,他们能做到的,大夏一样能做到,他们做不到的,大夏同样能做到。”
李刚垂首而立,耳根子烧得通红。
想起当初自己对沈平章的冷眼盘问,如今只觉得脊背发凉。可转念间,一股灼热的骄傲又涌上心头。
“唐司令,等咱们的战机首飞,让他们睁大狗眼看看,什么才是‘大国重器’!”
米国彼得森研究所的投影仪正在播放大夏新闻发布会的录像。
首席科学家米勒推了推眼镜,在听完沈平章那句“且看明日之蓝天,竟是谁家天下后”后,说道:“先生们,这不是简单的技术突破。”
他敲了敲讲台,身后屏幕切换成碳纤维鱼竿的显微结构图,“当他们能把战略材料做成日用品,也就意味着,他们已经生产出了军工级别产品,我们得小心了。”
现在最难受的,是巴铁成员国。
为了在经济上遏制社会主义阵营,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禁运和贸易限制,1949年,老米联合11个发达国家搞了个“多边出口管制统筹委员会”,总部在巴黎,故被称为“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
除了对社会主义国家禁运武器之外,还包括碳纤维、氮化镓、原子能物质等军工产品。
现如今,大夏碳纤维和氮化镓横空出世,巴统成员国慌了。
有些国家主张跟大夏合作。
可老米代表约翰逊一再强调,“别忘了我们的核心原则,阻止军事技术扩散。”
法兰西代表皮埃尔却笑了笑,“别说这些没用了,我们现在应该尽快占领大夏市场,要不然,等大夏的产品卖到全世界的时候,那才是最可怕的。顺便告诉大家,我们议会已经决定,要退出碳纤维禁运清单,跟大夏合作。”
“谁特!”约翰逊直接爆了粗口,“你们这是背叛。”
皮埃尔无所谓地摊摊手,“随你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