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网

千千文学网>重生1980,开局迎娶村花 > 第175章(第1页)

第175章(第1页)

第175章

沈平章的胜利,被认为是大夏整个科学界和工业界的胜利。

丁海涛拍着沈平章的肩膀,眼睛里藏不住欣赏和敬佩。

真是后生可畏。

“平章,你又给我们上了一课,老实说,我没想到你能让事情反转的这么快,我老了,思维跟不上时代发展了。”

当时,他并不看好沈平章,只想着息事宁人。

沈平章笑道:“丁老,别夸我了,接下来该咱们忙活了,发动机作为战斗机的核心,我们得尽快搞出来。”

丁海涛郑重点头,“你说的没错,团队我都组建好了,就等你来京城。”

航空工业部的车间里,白炽灯的光像瀑布般倾泻而下,映得金属器械泛着冷硬的光泽。

这里的条件可比沈平章的新材料研究院好太多,就好比八十年代城市和农村的区别。

难怪丁海涛去新材料研究院的时候,觉得那里太寒酸,配不上沈平章。

那台沈平章从大毛辗转弄来的涡轮风扇发动机被稳稳架在工作台上,透着一股让人心颤的厚重。

这可是能让战斗机冲上云霄的“心脏”,是大夏多少科研人员梦寐以求的研究样本。

沈平章戴着白手套的手轻轻抚过发动机的叶片,指尖能感受到金属的细微纹路。

丁海涛站在他身后,看着车间里二十多个穿着蓝色工装的骨干技术员,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

“同志们,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沈平章同志,接下来的日子,咱们就跟着他把这宝贝疙瘩拆开,搞明白里面的道道。”

人群中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有人偷偷打量着沈平章,大家都在报纸上看过他的照片,神交已久。

可当那个研发出碳纤维材料,那个掀翻岛国工业神话的年轻人,站在他们面前时,感觉他比车间里最年轻的学徒大不了几岁,不免有了轻视之心。

毕竟,发动机研究和碳纤维研发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

隔行如隔山,他真能看懂这高精尖的发动机?

沈平章仿佛没察觉那些怀疑的目光,继续说道:“这台涡轮风扇发动机来自加加林厂,大毛的苏系列用的就是同款,咱们先从压气机开始拆,注意记好零件顺序,回头画成装配图。”

紧接着,他开始追回人操作,众人合力,小心翼翼卸下了一颗固定螺丝。

“大家看这螺纹精度,每英寸18牙,公差控制在0。02毫米以内,这是目前国内的机床很难达到的水准。”

一个戴眼镜的技术员周平忍不住开口了,“平章同志,我插一句,我去年在《航空知识》上见过这型号,说推重比能到7。8,可咱们自己测的样机,总差着0。5,是不是材料不行?”

这话问得刁钻,几乎是业内公认的难题。

周平抱着胳膊,目光里带着几分考较,要是答不上来,这拆解工作怕是很难服众。

沈平章却笑了笑,俯身指着发动机侧面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孔,“问题不在燃烧室,也不全在叶片。”

他轻轻敲了敲孔边的金属,“这里是燃油喷嘴的冷却通道,设计成了直角转弯。高速运转时,燃油在这里会形成涡流,导致雾化不均匀,燃烧室局部温度偏高,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涡轮寿命。”

说着,他转身从桌上拿起纸笔,三两下画出个流体力学示意图。

“大毛为了追求极限推重比,牺牲了冷却效率。咱们要学的是他们的整体布局,但这个细节必须改,把直角改成45度斜坡,涡流会减少60%。”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