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靶车仍在试图甩开追踪。
可无人机像长了眼睛似的,也跟着减速调整姿态,
“翼龙判定,当前位置不适合发射。”
沈平章看着屏幕上自动弹出的提示,嘴角悄悄勾起。
这是他给翼龙加的智能决策系统,能根据地形、风速、目标姿态自动评估发射条件,达不到标准就绝不贸然出手。
当靶车冲出灌木丛,刚要冲上三十度陡坡时,翼龙突然来了个漂亮的侧飞,抢占了坡顶的逆风位置。
这时,靶车突然把方向盘打到底,整辆车在原地打起了转,试图用这种方式躲避攻击。
可无论怎么转圈都逃不出无人机的手掌心。
“靶车在爬坡。”
靶车突然冲上三十度的陡坡,车身在碎石上剧烈颠簸,试图用地形甩掉追踪。
“就是现在。”沈平章的指令和翼龙的自动提示同时响起。
翼龙的机翼下,导弹挂架突然微微下沉,挂锁的保险栓自动弹开,这是发射前的最后准备,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半分多余动作。
导弹被挂架推出的瞬间,翼龙的尾翼立刻调整了三度。
这个细微动作抵消了导弹脱离的反作用力,让机身在气流里纹丝不动。
宋潇看着屏幕上的姿态参数,翼龙的滚转角始终没超过0。5度,赞叹道:“它不光能打,还能稳住自己,就像战士打完枪立刻恢复警戒姿势。”
导弹的尾焰在地面拉出白线时,翼龙没有松懈。
它的侦察吊舱同时跟踪导弹和靶车,把实时风速、温度数据传给导弹,像个空中指挥塔。
“快看,靶车在甩干扰弹。”宋潇惊呼。
但见屏幕上突然炸开串橙红色的热诱弹,像朵突然绽放的花。
这是上周从南疆传来的新情报,南越军最近开始用这招干扰导弹。
然而,翼龙立刻给导弹发送“过滤虚假目标”的指令,引导它死死咬住真实热源。
此时,屏幕左侧是导弹飞驰的画面,右侧则显示翼龙在同步修正弹道参数。
当靶车突然侧滑时,翼龙第一时间算出偏差,让导弹做出微调,两者配合得像同一个人在操作。
丁海涛突然拍了下桌子,“这才是真本事,导弹再准,没有翼龙指引也打不准;翼龙要是判断错了时机,再好的导弹也白费。”
他指着屏幕上的协同轨迹说道:“你们看这配合,比咱们最好的飞行员和领航员还默契!”
导弹在距离靶车100米时,翼龙也拉高了100米。
这个动作既能避开即将到来的冲击波,又能提供更清晰的观测视角。
“轰!”
靶车被气浪掀得跳起来,零件像下雨似的散落在地上,驾驶舱位置被炸出个规整的大洞,正好是模拟南越军驾驶员的位置。
翼龙的镜头先给了靶车被击中的特写,又迅速拉远展示整个攻击区域,像在给指挥部做战后汇报。
“命中精度0。3米。”
控制台的欢呼刚响起。
丁海涛赞叹道:“在植被遮挡、干扰弹攻击、地形突变的情况下还能准确击中目标,厉害啊。”
沈平章说:“这是导弹研究人员的功劳,翼龙只是一个搬运工而已。”
翼龙已经开始返航,挂架自动复位,雷达收起,发动机转速平稳回落,仿佛刚才那记精准的攻击只是次普通巡逻。
唐振河突然抓住沈平章,“平章,翼龙无人机好啊,立即量产,能造多少就造多少。”
原本要到八十年代末才有的察打一体无人机,现在提前了近十年。
从这一刻起,南疆战场的天平将彻底倾斜,那些原本要牺牲的生命,将因为这架无人机的存在,得以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