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网

千千文学网>[三国] 明君养成计划 > 第214章(第1页)

第214章(第1页)

去青州当官最重要的不是能打,好吧,能打还是很重要的,然后其次就是梳理内政恢复民生。

先让宛如惊弓之鸟的百姓们稳下心恢复正常生活,等治下百姓能吃饱穿暖才有底气扩大地盘。

种田大手子贾诩要带上,正直小青年赵云要带上,吕大将军带不带他还在考虑,除此之外就是擅长庶务内政的官员,能分出来多少他带多少。

青州有个主张有教无类的大儒不假,但大儒属于远水解不了近渴,在第一批人才出师之前还是得从别处抽调人手救急。

没办法,看青州的现状就知道,想从本地挑选足够的人才难于上青天。

好在能抽调人手的地方多,豫州抽一点点,并州抽一点点,实在不行冀州和幽州也能想法子掏一点点,兖州、兖州就算了,曹老板比他还惨。

哈哈哈哈哈哈哈。

曹老板唯一能干的大儿子都被他釜底抽薪带跑了,再加上之前挖的谋士天团,还可着那边挖墙角他的良心真的会痛哈哈哈哈哈哈。

收。

咳咳,不可以嘲笑自己人。

总之就是,练兵他可以自己搞定,能带兵的将领也不缺,他只需要可以处理内政的基层人员。

可惜文若叔不会影分身之术,不然文若叔跟他去青州多好,内政方面完全不用他亲自操心。

荀彧慢条斯理的擦擦嘴角,“那我随你去青州?”

荀晔大惊失色,“不不不,豫州更需要叔父坐镇。”

这这这,他只是说说而已,叔父千万不要当真。

荀彧笑着摇摇头,就知道这小子不是真心让他去。

雏鹰总要离开长辈的羽翼独自闯荡,这小子名单上带的要么是同龄人要么是最开始就由他出面招揽降服的人,想当家做主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他跟过去算什么?

少年郎们刚进官署都是手忙脚乱,上手之后不比他们差多少,在后面盯紧一点就是,实在扛不住了他们再出面就是。

以这群臭小子的能耐,世上大概没有他们扛不住的事情。

何况他们这位得上天眷顾的傻小子说今冬北方有灾,北方有天灾的话其他地方也无法独善其身,为了能让傻小子有底气在外面闯荡,豫州这边更得稳住。

荀晔生怕叔父们真的要跟他走,迅速解决掉晚饭然后拔腿就溜,只给三位叔父留下一道迅疾如风的背影。

郭嘉沉默了好一会儿,抬头看看隐隐已有星子闪烁的天空,再想想跳脱的不知道说什么好的“老天亲儿子”,再次感慨星象的玄奥。

“听说白天也可以占星。”戏焕走到廊下,“传说有奇人能记住所有星星的位置,然后结合星位和相术便能判断天下大势。”

郭嘉啧了一声,“比起所谓的星象谶语,我更相信我的眼睛。”

他们小将军身上的确有些解释不通的玄妙之处,但是再怎么玄妙也都是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发生。他们知道那孩子的性情,知道那孩子的本领,更知道那孩子将来有无限可能。

也就是那方士没说坏话,真要是遇上怀有恶意之人,世上能解释星象的奇才也不是不能再多几个。

……

又一场秋雨落下,林间树叶被秋风染成赤色,晨间露水滑落地面也渐渐凝成薄薄的霜。

冀州一带的农田已经收割完毕,时不时有饥饿的流民混入田间搜寻农人楼下的秸秆麦穗,然而往往搜寻终日也无有收获。

冷风凄凄,天地间一派萧瑟。

邺城城南的军营中,再次易主的将士们精神萎靡,不知道这次易主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命运。

宁国中郎将张郃忧心忡忡,身为营中少见的有文化有头脑的武将,面对现在这局面他很难不发愁。

从个军而已,哪儿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啊?

抓狂。jpg

都说叹气容易带来坏运气,可他实在控制不住就是想叹气。

旭日东升,路边草叶上的薄霜化为露水滴落,枯坐了半宿的张将军没忍住又叹了口气,到底还是打起精神应付登门造访的客人。

同是姓张,怎么差别就这么大呢?

大营门口,张辽看着没有半点儿精神气儿的大营暗暗咂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