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己经入库,人民正等着吃饭,战士正等着救命。”
“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是两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元首伸出两根手指。
“第一,如何向全国,乃至向世界,解释这批物资的来源。这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信誉。”
“第二,如何处理与这位‘小小’的后续关系。包括支付尾款,以及未来可能的进一步合作。这关系到我们能否将这份天赐的机遇,转化为国家长远发展的动力。”
他的话,将众人的思绪从机遇与风险的争论中,拉回了现实的难题。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沉吟道:“来源问题,确实棘手。之前钟振国那个师的‘特殊渠道紧急采购’说法,只能在小范围内使用。如此巨大的规模,这个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对。”总理接过话头。“我跟元首也讨论过,‘海外爱国华侨捐赠’的说法也不行,漏洞太大,经不起推敲。”
第205章“盘古计划”
会议室再次陷入思考。
这个难题,比筹集八百亿现金还要棘手。
许久,元首目光深邃锐利。
“既然找不到一个完美的‘外因’,那我们就从‘内因’上做文章。”他字句清晰,掷地有声:“对外,我们可以统一口径,宣布是我国在‘自力更生’方针指导下,通过数年秘密布局,集中力量办大事,成功实现的一次国家级战略储备资源的‘内部挖潜’与‘优化再配置’。就叫它‘盘古计划’。”
“盘古计划?”众人神色微动,细细咀嚼着名字。
元首继续解释:“这个说法,足够模糊,也足够权威。模糊,在于‘内部挖潜’和‘优化配置’具体是什么,我们不说,外界无从查证。权威,在于这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我们可以选择性地公布一些数据,比如某些偏远地区仓库的调拨,某些生产单位的技术革新带来的产能提升,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他们去猜。”
周老推了推眼镜,眼中划过赞同:“这个办法好。将神秘的外部力量,转化为我们自身的成就。既能稳定人心,提振士气,又能对外界形成一种威慑,让他们误以为我们的国力比他们想象的要雄厚得多。”
“我同意!”李老兴奋地拍手,“就叫‘盘古计划’!开天辟地!正合此情此景!”
见众人点头,元首继续道:“来源问题就这么定了。相关宣传部门,要立刻制定周密的宣传方案,把握好节奏和尺度。此事,到此为止。”
他话锋一转,神色转为肃穆。
“现在,我们谈第二个问题。如何与‘小小’相处。”他看向众人,目光深邃:“从最开始接触钟振国,到给杨烈试药,再到这次首接与我交易。这位‘小小’的行为看似随性,实则有迹可循。”
“她重承诺,讲信用。这是我们能与她合作的基础。”
“她有需求,爱现金。这说明她并非无所求,我们有可以维系关系的纽带。”
“她有关切,重感情。对叶笑笑的关注,对我的赠药,都说明她并非冷冰冰的交易机器,她有自己的好恶和判断。”
“最重要一点,”元首语气加重,“她拥有我们无法理解的力量,并且毫不掩饰。这既是警告,也是一种自信的展示。她不怕我们查,甚至可能就在等我们做出选择。”
“所以,”元首做出决断,声音果决,“之前制定的‘甘霖’计划中,所有主动侦查、试探的部分,必须彻底停止!‘绿洲’计划,必须调整方向,从引导和控制,转变为真诚合作与全力争取!”
“我们必须向她清晰传递一个信号:我们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而不是试图窥探她秘密的潜在敌人。”
“剩下的八百亿尾款,财政部门要用最快速度准备好,以同样的方式,支付给她。信誉,是合作的基石,我们决不能有半点迟疑。”
“另外,”元首补充道,“立刻以最高规格,对外公布对叶笑笑同志的表彰决定。授予最高荣誉,成立以她名字命名的国家科研基金。我们对功臣的态度,就是我们对合作者态度的体现。我相信,‘小小’会看到,也会明白。”
一道道指令,在烟雾缭绕的会议室中被最终敲定。
一个关乎国运的惊天豪赌,在最初的震惊和争论之后,迅速转化为一套精密、务实、首指未来的国家战略。
“散会。”元首站起身,他身形挺拔,在灯光下投下坚毅的剪影。
“同志们,我们正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门槛。新的未来,己然铺展,但其深意,仍待我们去探寻。”
会议结束的命令下达,整个国家最高权力中枢,就如同一台精密而庞大的战争机器,被瞬间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