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会可以去博士府见识一番。
蒙愔看向赵恪:“赵大人东西可准备齐全?”
“准备好了,这边请。”
俩人来到偏院,最显眼的莫过于院中陶瓮,旁边有仆从拿着竹筛和麻布。
“粟米糠呢?”
赵恪指着西北角:“那个袋子里就是。”
“人尿呢?”
赵恪脸庞涨红,假装咳嗽两声:“大人是要新鲜的,还是不新鲜的……”
蒙愔想了想:“新鲜的吧。”
赵恪吩咐下人:“去,将喜儿捉来。”
喜儿是他的幼子,一名四岁男童。
进来后一点不怕生,扑到赵恪两腿中间,抱着右边大腿,好奇的望着蒙愔。
赵恪满头黑线,薅出儿子:“快行礼。”
喜儿双手作揖,跟小大人似的,看着萌萌哒:“喜儿见过大人。”
蒙愔嘴角弯起:“真可爱。”
喜儿也跟着笑。
他喜欢别人夸他。
和公子夫人谈论屎啊尿的,赵恪有些不好意思,压低声音道:“大人,是不是用童子尿效果更好?”
蒙愔看着喜儿:“都可。”
赵恪哄着儿子去一旁撒尿。
相里和凑近:“夫人,为何要用到这些东西?”
瘟疫怎会和人尿有关呢。
蒙愔指着粟米糠:“这玩意是碳源。”
又指着人尿:“这玩意儿是氮源,含尿素。”
霉米研末,与粟米糠混合。
加之人尿调至“握之成团,触之即散”的湿度。
陶瓮底部铺新鲜芦苇叶,置入基底。
最后麻布封口,埋入马粪堆三昼夜,菌种就算培养完毕。
下一步是固态发酵,需要用到糙米粉、煅牡蛎粉和甘蔗汁。
蒙愔本来以为大秦没有甘蔗,后来才知,周宣王时期便传入。
只不过先秦时期的甘蔗被称为“柘”,直到汉代,才出现“蔗”字。
《楚辞·招魂》中有“腝鳖炮羔,有柘浆些”,这便是关于甘蔗的最早记载之一。
脑中思索它能做出哪些美食,手上动作不停。
第二步完成,最后一步便是瘟虫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