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学生还好些,谁的力气大,跑得快,更加敏捷,简直一目了然。
文科的天赋则需要齐大人耐心寻找。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来的辛苦找寻,确实找到一大批优秀的学生。
天赋这东西,给点营养就能飞速长大。
那汤仪汤先生,都感慨近些年整个南正国学风极盛,正是读书的好时候。
国子监的事情终于处理完,陈夫子他们还道:“幸好有纪霆在,不然还会更麻烦。”
“现在学生多了,事情也多。”
不过能看到国子监有昔日的风采,他们这些当学官当夫子的,还是极为高兴。
只是陈夫子也有点担忧。
那就是纪霆的名声太盛了。
无论谁都要夸一句。
这固然很好。
但要换个人,心态肯定会出问题。
有人说登高跌重,又或者成绩不如预期,一定会被人指责。
陈夫子也算看着纪霆名声一点点起来。
如今的他,简直站在风口浪尖上,也就是他做事实在无可指摘,否则日子不会过得这般轻松。
想要拉他下水,看他笑话的人,可太多了。
不说别的,只说纪霆的成绩。
倘若他有一次不是第一,还不是远超他人的水平,夺得第一。
必然会有不识趣的人上来嘲笑。
都说好人做一件坏事,就会被无数人指责。
坏人做一件好事,便立刻会被人同情,想来就是这个道理。
这不公平啊。
陈夫子摇摇头。
希望纪霆明年会试一切顺利。
说到底,他翻过年才十七岁。
十七岁的年纪,还是孩子啊。
放在别人身上,能考个秀才,都要夸极有天分。
放在纪霆身上,却只盯着他进步够不够多。
纪霆本身倒是没什么太多想法。
该读书就读书。
这本就是他要做的事。
他跟林丰宝约好冬假去马行街看看,说那花鸟集的老板找他们有事。
这些年大黄跟小猫有些小病痛,都是花老板给看的,关系还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