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好人脉,就能请来一些粮商,好让本地更多人买到好种子。
若是一般般,那本地农户也不会干等着,多会商议过后,大家驾着牛车,不远百里去购置种子。
当然了,这样一来,成本就会上去。
肯定不如粮商过来要划算。
门北县以前繁华的时候,多是粮商主动过来。
现在肯定不成的。
所以需要再疏通关系。
再加上纪霆的名声,跟他在京城人脉。
多数人都知道,朔州知州,肯定愿意卖这个面子。
果然,腊月初十左右,知州就回信了,语气很是亲热,并不像以长官自居,反而像是以长辈的模样。
还说当年跟他爹同朝为官云云。
让他有什么时候尽管去说就好。
很多刚从翰林院出来的官员,认为托人办事
是麻烦别人。
可官场上就是要你来我往,才能办成事。
对方说不定还很高兴,觉得跟纪家有了往来。
得知有七八个粮食都会运粮种过来,纪霆也做了个统计,让县里各村镇做好准备。
不过消息也不确切,毕竟人家还没来,做不得准。
所以并不会大肆宣扬。
王县丞劝诫的话刚到嘴边,就又咽下去。
不错不错,是这个道理。
不确定的事不能讲,省得出错。
然后就是印刷作坊的事。
虽说还在下雪,但已然有了盈利,以后不用多操心,直接成为本地的进项。
门北县当地人算算。
纪县令先用自己的才华印了书,给衙门带了收益,还填给慈幼院。
然后又用关系拉来粮商,免了农户们奔波之苦。
这像个为他们做事的好官啊!
没错,只做了这两件事,就有人称呼纪霆为好官了。
“大家的要求,是不是有点低?”纪霆笑着道,“现在统计各村水渠,跟明年劳役情况,就容易很多了吧。”
王县丞点头:“已经在统计了,贺捕头在分配劳役名册,到时候分批做事,不耽误他们家里农活。”
“我在统计水渠,看哪里最紧急,到时候优先修缮。”
水源极为重要。
各村在农忙时为了抢水,直接打起来的事也不新鲜。
听闻隔壁县有一抢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