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肯定有人说:“你装什么,你都去过了,还装什么清高,指责别人。”
多数人都承受不起这种眼神。
他们让纪霆过去的目的,就是拉他下水。
即使没有下水,外人认为他同流合污也可以。
谁料纪霆直接找了别人帮他写文章,把这些事一一都说了。
重点是。
这文章的笔迹风格,是他们从未见过。
纪霆身边文采好的读书人里,都对不上号啊。
满城哗然之际。
南正国早朝上,才最是尴尬。
文武百官都知道,皇上爱去道观的原因。
皇上也知道,文武百官知道他去那边的原因。
再听着那些不知情官员的谩骂,以及请求皇上,清理掉这yin观。
知情官员简直尴尬的要命。
别骂了。
你们都骂到皇上身上了。
等他恼羞成怒了,大家日子都不好过。
对比不知情官员的指责。
民间百姓的调侃才最为致命。
已经有人以此为模板,写了不少话本子。
其中几本,甚至隐隐有影射,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
这种情况下。
从扬州过来的一家老小,直接在京城击鼓鸣冤,更让京城百姓官员震惊。
他们状告的。
正是荣王。
荣王强行掳走他们家小女儿,至今下落不明。
还请皇上,请朝廷,彻查!
进忠
此事一出,京城众人都震惊了。
就连皇上也没想到,连夜急召荣王进宫。
八十六岁的荣王爷被抬着进了宫里,好一番解释,说自己从未做过这种事,这才回了王府。
但事情已经闹大,京城众人都在讨论这件事。
纪伯章,齐大人等人,自然也不会闲着,连夜上书,请求皇上彻查。
直接拐了良家女子这种事,实在过于可怖。
试想一想,你好好过自己的日子,突然有人过来把你家孩子抢走了。
好像还是权势滔天之人抢的,这是什么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