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眼神儿闪躲,东瞧瞧西看看,就是不看姜楠。
姜楠心里门儿清,这是都没听进去啊。不过找吧,总比盯着厕所强,她又说:“这深山老林里边可是有狼啊、熊啊,说不得连老虎都有,大家可别冲动。”
众人呵呵呵地假笑,有人开始转移话题:“小楠,那你说说,义盗白三爷偷那些汉奸,算犯罪吗?你们要是知道谁是白三爷,会抓他吗?”
“就是啊,小楠快说说,这个算不算犯罪啊。”
姜楠摇摇头:“只要白三爷建国后不再偷东西,应该不会抓他的。他偷那些汉奸,距今都快四十年了吧,早过了追诉期了。不过要是宝藏是真的,他贪心偷偷去挖宝藏,这我们就得抓了,这是犯罪,是要蹲笆篱子的。地底下的宝贝都是国家的,不属于他。”
大家恍然大悟,是的了,新中国的法律,一般不追究民国的事儿,更何况那时候还不是民国,还是日据时期呢。
至于什么蹲笆篱子,咳咳,他们没听见,他们不知道。不知者无罪。嗯,就是这样儿。
老程头眼神儿闪了闪。
他其实早就发现那个银手镯的秘密了。
那不是去年西河岸发现油田,放电影宣布招工的那一天,他没去,一个人留在家属院,偷偷把藏在公厕的财宝,转移到了家里。
时间紧急,他抱着东西回家时,银手镯不慎掉在地上,恰好磕到了,触动了机关,老程头这不是就看到了那张纸条。
作为省城的老贼,他一看就知道,这个地方在省城西山。
老程头本来没想声张,想着等形式不这么紧了,偷偷去一趟省城,把东西起了。
谁知道如今暴露了。
他不知道姜楠是不是在故意点他,不过新中国不会追究他那时候的事儿,他是松了一口气的。他不是什么好人,什么‘义盗’,都是他打的幌子而已,他就是不想种地,出去拼一把罢了。
可惜,当时那十个金条的‘通缉令’一出,老程头就怕了,很快地离开了省城避祸。
娶妻生子,招工做活,几十年安稳日子过下来,老程头早没了往日剑走偏锋的心气儿。他只想安安稳稳地生活,平平安安地死去。他手里的金条,足够孙子这一辈儿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他还瞎捣鼓个什么劲儿啊。
老程头下定了决心,浑身都透着一股子轻松。
姜楠见大家又说起了别的,和周知行告辞离开。她已经点了老程头,看样子他也听进去了,如何选择只看今晚了。
回到家时,姜满城和陈金花已经去上班了,姜家静悄悄的。姜楠很快地洗漱,餐桌上放着特意留好的早餐,是她喜欢的油条和咸豆浆。豆浆下边,还压着一张纸条,姜满城‘好好吃饭’四个字龙飞凤舞,姜楠笑容都甜起来。
她上辈子生活在魔都,喜欢上了那里的咸浆,蘸着炸得酥脆的油条,软中带脆的口感,瞬间就征服了姜楠的味蕾。这辈子一家三口,就她喜欢这口儿,每次加班累了,父母都会给她准备这个,姜楠觉得分外幸福。
她高兴地吃完早餐,很快地钻进被窝睡了个黑天暗地。
另一边,周知行从吴家出来,幸运的是,吴建国和吴大锤终于出车回来,听到老吴头住院了,虽然觉得老头子瞎折腾丢人,但也很快地收拾东西去医院照顾人。周知行则回到家简单吃了饭。
等姜楠醒来时,已经十二点半,姜满城午饭都做好了。
见闺女醒了,姜满城心疼地说:“快起来吃饭,这几天都没好好吃饭了吧?爸炸了你最喜欢的萝卜丝丸子,还做了肉夹馍,快起来尝尝。”
陈金花更是拿着洗好的毛巾递给姜楠,心疼地说:“快擦擦手和脸,咱们吃完饭再洗漱。下午还去派出所吗?”
姜楠接过来,嘿嘿嘿地傻笑:“去,案子还没审完呢。”
她使劲儿擦了擦脸,笑着说:“爸,妈,我好了,走,咱们吃饭喽~”
周知行照例早早坐在了餐桌前,姜楠挑挑眉,很快地坐下吃饭。
姜满城盛了一大碗番茄蛋花汤,递给姜楠:“给,配着丸子和肉夹馍吃。”
“好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