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网

千千文学网>我的时代1979! > 第五十一章 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转化(第1页)

第五十一章 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转化(第1页)

至于写什么?

论文题目早已定好。

《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转化——从“文以载道”到现实主义的本土路径》

甚至内容之前就已经在草纸上写了大半,只是卡在参考文献和这个年代一些表述上。

他在阅览区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帆布包里的草纸和铅笔轻轻放在桌上。

周围稀稀拉拉坐着几个留校学生,翻书声和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混在一起。

吉时已到,论文开整!

许成军摊开论文草稿,标题下已经列好了三个章节:

“义理考据辞章的当代转译”

“中和之美与现实主义张力”

“比兴传统在改革文学中的新生”。

他翻出1963年版的《桐城派文选》,在“义理为干,考据为枝”这句下画了波浪线。

旁边批注“对应改革文学的思想内核与实证精神”。

“缺的就是这些老祖宗的话。”

这些在后世唾手可得的文献,此刻却得在故纸堆里一点点扒。

他倒也不觉得无趣,反倒觉得让论证多了几分踏实的重量。

只是时间上,确实让他这个用惯了电脑鼠标键盘的人有些难以接受。

效率啊效率!

不过,

这年头对效率的概念还没太多认知,

81年在深圳特区才第一次贴出了“时间就是金钱”的标语,

诞生了改开经济建设的第一奇迹。

回到论文。

论文框架没什么了不起的。

摘要定调子,引言抛靶心,文献综述列对手,理论框架搭骨架,案例论证填血肉,对策和结论去收网。

这套大学毕业论文的祖传套路,你到了哪个年代都是通用。

基础的往往是最经典的,也是最好用的。

这篇论文难在哪里?

难得是如何切入1979年中国文学发展研究思潮,引入章培横“古典文论”观点,将传统框架转化为当代现实主义的创作工具,展现超越具体历史语境的学术洞察力!

理论要新,但得踩着1979的地皮。

他可不想当五十年后被追封的布鲁诺,要做就做当下能落地的博尔赫斯。

文献综述把谁列为对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