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赵佳佳跟着徐师父出去,有些犹豫地问道:“师父,是因为有人没戴安全帽出过事吗?”
徐师父嗯了一声:“每一条厂规之后,都是前人的经验换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听要遵守。”
赵佳佳总觉得徐师父会这么在意,不单单是这个原因,不管她看徐师父不愿意,也就没再多问。
徐师父带着赵佳佳去了早上没来得及看的地方。
在大门往车间走的过道上,右侧还有个通道,拐进去后没多远就是楼梯。
厕所、热水房这些都是在一楼的,楼梯上去就是办公室、会议室和员工休闲室、阅览室。
徐师父带着赵佳佳去阅览室看了眼,里面架子上放着不少报纸、领导人的语录、书籍。
赵佳佳有些好奇地问道:“师父,每个车间都有这样的地方吗?”
徐师父点了下头,又带着她去看了休闲室和会议室:“过节的时候,也会在这里组织活动。”
赵佳佳问道:“阅览室随时都能来吗?”
“不能耽误工作。”徐师父叮嘱道,“也不能把东西带出去。”
有些工人会把这里的报纸等东西带回家贴墙或者洗澡的时候拿去垫柜子,车间是不允许的,可是真有人这样做,藏起来带走还是拦不住的。
徐师父提醒道:“如果被发现了,是要写检查,要在车间念的。”
虽然不罚钱,可这样也足够丢人了。
赵佳佳赶紧应了下来:“我不会拿的。”
徐师父笑了下,带着赵佳佳出了车间,绕到车间后面的一个小操场,操场的入口处是一排公告栏和黑板:“每周都会换新的板报,一些厂里的事情、改动、批评、表扬在通知后,会再贴到这里。”
赵佳佳记得车间外面也有类似的公告栏和黑板。
徐师父很自豪地说道:“粉笔这些都是从北京和上海买来的,不管颜色还是用起来都更好一些,外面的板报那些每个月还要评比,我们机械厂已经连着几个月排到前三了。”
赵佳佳看着黑板上的画和字,感叹道:“字写的真好。”
徐师父赞同地点头:“都是大家选出来的,可不是谁都能干的。”
赵佳佳知道画板报这些都是在下班时间弄的,也没有奖励这一类的东西,更多的是一种荣誉和自豪。
徐师父带着赵佳佳把所有公告栏和板报看了一遍,又带着她去看了操场上的旗杆,国旗在上面飘扬:“每天早上会有人升旗,等到天黑之前再收起来,来得早可以来参加一下。”
赵佳佳仰头看着国旗,说道:“在学校的时候,每周一都会举行升旗仪式。”
之前上班的铃声都响了,不过徐师父提前问过,还没轮到她上车,这才带着赵佳佳出来,这会拍了下赵佳佳的肩膀:“回去吧。”
赵佳佳应了下来。
两个人重新回到车间里。
车间里面所有人都忙碌了起来,赵佳佳在听到铃声、天车运转的声音时,微微皱了下眉头,可是她看了眼徐师父,发现徐师父已经习惯了这些。
下午的时候,徐师父上的是十五米的天车,就没有再带赵佳佳一起。
赵佳佳和杨爱莲她们几个一起站在角落,比起五米的天车,十五米的天车就好像一个庞然大物,运转起来速度更慢也更稳一些。
而且赵佳佳注意到,天车下面的手臂粗的铁链几乎没怎么晃动。
赵佳佳之前就知道,机械厂天车班分铸造车间和铸钢车间,而她分到的是要求操作更高的的铸钢车间。
铸钢车间的天车经常要吊钢水,钢水温度极高,足有几千度,非常危险,稍有不慎钢水晃动,不仅没有办法把钢水倒进提前准备好的钢炉,还会出现事故。
这种配合炼钢炉工作的只有极少数天车工能做到。
负责带赵佳佳的徐师父就是其中之一。
也不是每次都需要用到十五米的天车,一般情况下以五米和十米的天车为主的。
赵佳佳在看到最后倒钢水的时候,整个人都摒住了呼吸,紧紧盯着那巨大的钢包,直到最后成功,她才吐出一口气,感觉憋得慌。
虽然知道不可能,可那个时候赵佳佳都觉得自己任何动静都会影响到徐师父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