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记。”
罗泽凯接起电话,声音自然地放低了些,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
“泽凯啊,还没休息?”
电话那头传来陈阳书记沉稳而略带磁性的声音,背景很安静,显然对方也还未就寝。
“刚忙完,正准备休息。
您这么晚来电,是有什么指示吗?”
罗泽凯问道。
“没什么要紧事,就是问问你,今天的挂牌仪式很成功,各方面的反馈都挺不错。”
陈阳书记语气平和,像是闲话家常,“新班子组建得怎么样了?人都到位了吧?”
“都到位了,下午刚开完第一次党工委会议,已经把分工明确了。”
罗泽凯简洁地汇报,
“秦明同志任常务副主任,刘思琪、方静、陈若梅等同志都已就位,金永顺同志也报到上岗了。”
“班子整体比较年轻,有冲劲,也有经验丰富的同志压阵,目前看配合还算默契。”
“嗯,很好。
秦明和刘思琪都是好苗子,你用得不错。”
陈阳书记肯定道,
“金永顺是组织部派去的,你多带带他,让他尽快熟悉示范区的情况。”
“他能力是有的,就是基层经验和复杂局面历练上还需要多加磨练。”
“明白,我会注意的。”
罗泽凯应道。
他心里清楚,金永顺是省委安插的“眼睛”
,也是一种平衡手段。
陈阳书记这番话既是提醒,也包含着信任。
“另外,”
陈阳书记顿了顿,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听说你最近压力不小?要注意身体。”
“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也要懂得张弛有度。”
“示范区是块硬骨头,啃起来不容易,但它更是块宝贵的试验田。”
“你要放开手脚去干,大胆探索,省委是你坚强的后盾。”
这最后一句,分量极重。
既是关怀,更是明确的背书和强力支持。
罗泽凯心中一暖,郑重回应:“谢谢陈书记关心!
我一定不负重托,全力以赴,把示范区建设好!”
“嗯,我相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