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网

千千文学网>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法考备战 > 第245章 盼其早死的天子居然还有大唐1(第1页)

第245章 盼其早死的天子居然还有大唐1(第1页)

孟棠接着齐晓晨的话,语气里带着几分悲凉与讽刺,重复自己之前的话道:“所以,才有这么多人,盼着他早死!”话音落下,仿佛一块沉重的石头在她的心间,此时的孟棠,面对着历史的这一处深潭,有无奈,也有沉重。沉重在于孟棠和她的闺蜜齐晓晨正在讨论的历史现实是如此残酷——一个曾经英明的君主,堕落为昏聩暴虐的独夫民贼,百姓与朝臣的期盼一再落空,残酷的历史纪实不断更新。这不得不让现在的人,学习到这段历史,都盼着这一帝王,从“万寿无疆”变成了“早日归天”。留在他最英武的时候就好了。这是对汉武晚年暴政的批判讥讽!齐晓晨冷笑一声,手上也顺势发来一个冷笑的表情包,并接着道:“大家也盼着早死的皇帝,可不止这一个!真应了贾谊那一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啊!”二人的讨论话题不断延伸,主人公从西汉未央宫的权力统治者,瞬间迁越到了盛唐的兴庆宫,孟棠先一步说出更接近这一朝代的提醒词:“唐朝!”这一句话之前,汉朝以后的朝代,可视天幕的人,尤其是皇帝们,好几个神情激动难以自拔。这一句话之后,这几个人,终于松了一口气。但各朝各代的大众,此时却大惊。大唐?!是之前的那个大唐吗?!啊?!“盼其早死”的天子,居然还有大唐?!唐朝。“什么?我大唐?也有这样的皇帝?”程咬金一时没反应过来,粗声粗气地脱口而出,胡子一翘,瞪圆了铜铃般的眼睛。他本是粗人出身,性情直率,一听这话,心头顿时涌上一股不服气的劲儿。在他心中,今上开疆拓土,四夷宾服!更是被周边诸国奉为“天可汗”,后代天子不应该将之奉为楷模,行有佳道?!但却并不是如此?!而是会有哪一天子,会让后人说“盼他早死”这等大逆不道之语?!!长孙无忌眼神中晦暗不明,心中也琢磨,明明,在后世人的印象中,唐朝是辉煌开放、强盛威武,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世气象,是诗酒风流、胡汉交融的黄金时代。这样一个气象万千的王朝,怎会也出“盼其早死”的皇帝?可孟棠这一句,却像一把锋利的刀,划开了盛唐华丽的外衣,露出了其下的别样——比如,腐朽。那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溃烂,不是战乱所致,而是权力在长期安逸中滋生的惰性与奢靡,是帝王志得意满后的昏聩,是制度崩坏前的无声预兆。这更让长孙无忌惊愕不已!在场人和他反应,如出一辙。李世民端坐于龙椅之上,身着明黄龙袍,面容沉静如古井。他自以为历经玄武门之变、平定四方、纳谏如流,早已看透世事无常,也能沉得住气。可此刻,眉心紧蹙,指节不自觉地敲击着扶手,一股怒火自心底腾起,几乎压制不住。缓缓抬头,目光如电扫过群臣,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重复了程咬金的话:“我大唐……也出了一位后世人都认为他早死好的皇帝?!”李世民声音微微发颤,震惊中夹杂着难以置信的痛心。自己和群臣兢兢业业,盼着大唐越来越昌盛。可后面的哪一位大唐皇帝,竟遭到后人如此评说?后世人没有尊卑观念,奉行平等,李世民自然对此心知肚明。那既然如此,他们又追求对民众有利的人,皇帝是非评说,也基于此。汉武于国之疆域有大功,但这也使得民众凄惨。战,于民,害更多。所以……究竟是哪一个不孝子孙,竟堕落至堪比汉武晚年,让后世的人们,连他的寿命心生怨怼?“究竟是哪一个……”李世民咬紧牙根,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眼中闪过一丝痛楚与愤怒交织的光芒。这个时候,他不能想象,自己会有哪个子孙,竟也会走到被万民“盼其早死”的这一地步。殿内一时死寂。魏徵低头不语,房玄龄与杜如晦交换了一个复杂的眼神。……:()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法考备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