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特种钢材,包括按照方文要求进行铸造塑形的钢坯。
这也是苏联第一次通过黑海——地中海-——印度洋进行远洋贸易,他们对于本次交易圆满完成很是开心,并很主动提出加大供货量的要求。
听到这里,方文心中思虑。
苏联老大哥可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好交往的,还是等所有物资都到货了,再进行下一轮采购。
随后,他问起了航空发动机的事情。
负责此事的方守信汇报:“派驻到法国的李铁柱每天都会与总部联络,保持着项目实时推进,两天前,hispano-suiza公司的人乘坐我们的航班抵达,一共三十名技术人员,还有大量航空发动机的生产技术资料,他们承诺,将会在一个月内,完成生产线的拆卸和运输。”
在300万美金的诱惑下,hispano-suiza公司的行动效率很高,方文满意点头。
看来,用不了多久,就能开展航空发动机的研究了。
这也意味着,自己在一个月后,没有太多时间放在别的项目上。
因此,必须在这个空档期间,做好其他事情。
他结束会议,叫上龚修能和赵君平,拿着资料袋离开公司总部,前往仰光产业园。
在仰光产业园区的飞机制造厂那边,方文召集了一批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他在黑板上绘制一幅武器示意图。
“我召集大家来,是想要研发一套对付鬼子坦克的利器。它的名字叫做单兵火箭筒。这是武器的雏形图,类似于我们古代的火箭,通过尾部装药推进,达到远程射击的目的。外面的发射筒,和枪管一样,给火箭弹提供导向射击轨道。”
大家围过来,看着武器示意图,议论纷纷。
“看起来很简单吗。”
“我也觉得,和迫击炮有点像。”
这些技术人员,目前还没有开展过军事装备研发,方文给他们做起了科普。
“迫击炮和这玩意不同,迫击炮是炮弹从炮口下坠撞击击发。利用火药燃气在炮管内膨胀做功,推动炮弹沿炮管加速运动,最终射出炮口。它是曲射弹道,抛射方式,从上向下落下来。弹着面对于大部分士兵来说,是很难以精确计算命中目标区域的。”
顿了下,方文又说道:“单兵火箭筒就相对简单了。它通过火箭弹自身携带的推进剂在发射筒内点火发射。火箭弹的推进部在发射筒内点火,产生推力,使火箭弹高速向前运动。发射筒只起约束初始方向的作用,不承受火药燃气的压力。因此,它可以进行直瞄射击,飞行路径相对较短且直接,但精度较高,适合用于打击装甲车辆、火力点等固定或移动目标。”
说到这里,方文让大家就此展开讨论。
技术人员们想象着。
甚至有人临时做出道具模拟。
他拿出一个石子蹲下,做出迫击炮抛射模拟。
掉落地需要复杂的计算,并且要考虑风向,风阻等因素。
想要做到精确落点,是非常考验发射手的。
而单兵火箭弹用类似于枪械直瞄的方式发射,又能对坦克和装甲车造成威胁,确实是战场上的攻坚利器。
甚至只要经过简单的训练后,普通士兵都可以使用单兵火箭筒进行攻击。
原来如此,大家明白了总经理为什么要研发这款军用武器的原因。
随即,大家认真听着方文讲述火箭弹的结构和发射原理。
在理论知识讲解完后。
这个临时研发团队,便展开了工作。
他们先是做最拿手的,制作发射管。
苏联运来的特种钢塑形件中,就有无缝钢管。
将无缝钢管按照资料中的数据截取1。4米左右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