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瞬间将泄漏的燃油点燃,形成一道贯穿舰体的火龙,在船体内部空间乱窜。
随后,二次爆炸产生。
空气中的铝粉爆燃,瞬间抽空了空气,形成了巨大的压强。
整个船体中部区域,高温,高压,简直就是死地。
没有任何活物可以在这个区域存活。
而后,下层的弹药舱发生了连锁殉爆。
来自内部弹药的爆炸,给船体造成了致命一击,中部船壳的那条裂痕撕裂了,破口处大量海水灌入。
完成2500米投弹的方文,驾驶飞机爬升高度,身后的防空炮弹幕依然无法追上他的轨迹。
下方凤翔号的情况,他也看得清清楚楚。
还差最后一击才能让这艘航母失去动力,静静待在海面上等待沉没。
但从雷达索敌装置的反馈看,海口空袭的日军战机已经有6架返回了,正在飞向衡山一号。
难道就要因此功亏一篑了吗?
处于超凡状态的方文,迅速将这一因素加入并进行分析。
大脑像一台高速运转的生物计算机一样,迅速得出了结论。
现在的方文,还是有96。7的概率能够成功的。
如此高的概率,方文毫不犹豫继续轰炸。
他控制飞机突然偏转,机身超过30度仰角变向。
这是轰炸机驾驶的大忌,一般轰炸机俯仰角度不超过30度,以避免对机身造成超过上限的压力,从而失速。
但方文却非常有把握,他如同自己身体一样了解现在的衡山一号状况。
在投放了1800公斤航空炸弹后,衡山一号已经没有重载荷,可以进行一些之前不能的飞行动作。
在他精妙的操作下,轰炸机竟然完成了一个高难度变向,转为俯冲向下。
6架日军97式战机也立即变向尾随。
因为日军战机距离过近,军舰的防空炮只得停止了射击。
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原本计划的滑翔式投弹肯定是不能用了,在控制飞行的同时,他也大声下达新的命令。
“投弹手准备二次投弹,小心滑移,听到命令后立即投弹。”
投弹手大声回复:“是。”
可下一秒,机身突然猛地侧摆,进入了超低空飞行状态。
趴着的主投弹手被惯性甩了出去,副投弹手也没能接替。
一旁辅助的邵思慎却依靠舱门没有被甩出去,见此情况猛地扑向投弹位,接替了主投弹手的位置。
他大声喊道:“投弹手移位,我来接替,继续。”
听到他的话,方文没有改变计划,继续超低空飞行。
螺旋桨飞机的低空高度一般是300米以上,超低空飞行则在300米以下。
此时的方文驾驶衡山一号在150米高度进行超低空飞行。
高速飞行的飞机激起下方的海面波涛。
这个高度可是很危险的,一旦控制不好造成哪怕一秒的失速状态,就会撞进海里。
后面跟随而来的六架日军九七式舰载机,就面临着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