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9章
“妈,您可真行啊!”
赵浩然听了亲妈的打算后就在那儿扒拉着:“您投资三百万把厂建到鸟都不拉屎的地方,您有想过运输吗?”
杜红英看着他,一年运五六百万斤的鲜水果出山比一年运三十来万斤梨膏出山,哪一样更方便?
“妈,您不就是想帮那个村脱贫吗?一共六百二十三户,共五千人不到,你还不如直接分给他们算了,人均收入一下就能达到一千一年了,也能脱离贫困线了。”
“再一个,那么深山老林的,你还不如直接花几百花把他们全都迁到山下去住。”
“滚蛋。”杜红英瞪了他一眼:“让你搞一条生产线,你就在这儿给我说东说西的?”
整体搬迁,四个字多简单。
那可是六百二十三户人家,不是六百二十三口人。
就如深山村那边一样,一个村子还远比这儿人数少,政府也有政策补贴但是老人们照样只想住在山里面。
对他们来说,山里才是家,才是根。
山下只是年轻人拼搏地方。
再说了,都搬山下去了,靠什么吃饭?
坐吃山空,山里还有点水果还有点土地种菜,到了夏季还能进山捡捡菌子。。。。。。他们到了山外不仅人均五百元收入不保,估计更艰难,毕竟水电气这些开支也不小。
“妈,不是我不搞,我是怕你搞不起来,把生产线建在深山而且说建就要建,您这也太搞笑了一点儿。。。。。。”
“别给我说那么多,就说这条生产线你建还是不建,不建我就找别人了。”
“建建建。”赵浩然投降:“我妈有钱,我妈任性。”
那是,老娘在股市一不小心就又捞了一把,三百多万的投资,她可以。
杜红英也问过杜红兵,红兵说梨膏润肺、滋润咽喉、清肺化痰,确实有药食同源的功效。
乐乐检测过,杜医生证实过,再加上山里的老人代代相传下来的东西又能错到哪里去。
所以,她不顾赵浩然的阻止建生产线,让洛俊言这边选可靠的人才进山去指导工作。
“一来可以将水果转化成商品运送出来变现;二来也可以把富余的劳动力用起来。”脱贫攻坚战就得多条腿走路,太单一的不行。
“对了,再招六个老师进山去把村小带起来。”
山外的村小慢慢走向关门的时候,这个山里的村小却依然还可以维持下去的原因是因为村民们太能生了,家家户户都有好几个小孩。
村小不缺小孩,缺老师。
“嫂子,听胡校长说山里的家长不重视学习,女孩子一到十岁左右就辍学回去带弟弟妹妹了。。。。。。”
洛俊言很心疼的,贫穷落后想法也就很愚昧了。
“那还不简单,咱们办厂啊,想要进厂的前提就是要让家里适龄的孩子都去上学,不上学就不给进厂机会。”杜红英道:“山里太山了,村民们又都散居,上学的孩子都提供免费午餐,再找一个阿姨给孩子们做饭;住得太远的,来山里上学单边行程走一个小时以上的提供免费住宿,学校再修几间像样的教室和宿舍。。。。。。”
就冲着中午这一顿免费的午餐也能将孩子们留下来。
是的,同样是一个村,山外的自然村可能就方圆几里路,而山里的一个村,可能是翻了一座又一座山,明明看得见喊得应的人家,走路还得走大半天甚至一天。
杜红英就亲眼所见,两户人家吃饭就端着碗坐在自家院坝里面对面聊天。
但是,你敢信,从这家到那家你得走一天。
为啥啊?
两家人各自住在山顶上,从山顶下到山沟,再从下沟爬上另一座山的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