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暗未暗,有人带着一封信突然来到傅府,令傅只既震惊又疑惑。来客正是杨霄,《鹿鸣图》中藏有两样东西,一样是遗诏,另一样是杨骏的亲笔书信。原来杨骏生前已经有废后之心,欲联合各大士族,逼迫司马衷废除贾后,可惜贾南风出手更快,信还未送出去,杨骏就被诛杀。“既然你已手握先帝遗诏,愿意与你合作之人自然不在少数,为何你会来找我?”“不瞒傅侍中,先前我去找过卢志,郗隆,还去过青州,可惜他们无一例外对我都不看好,甚至是满心算计。家父生前说过,傅氏一门皆风骨峻整,为国悾悾忠益,不计个人得失,敢于直谏,傅侍中是匡扶社稷之臣,绝不会眼睁睁看着妖后毒杀太子,继续祸国殃民,故而我才来此,还望傅侍中能够以天下黎民百姓为重。”清泉公傅咸昔年不满杨骏的各种专权行为,时常进谏,杨骏甚为忌惮,还曾想过将他赶出洛阳。傅只同傅咸一样,也多次直言劝谏,但杨骏并未芥蒂,升他为侍中。在贾南风诛除杨骏过程中,傅只的所作所为却十分微妙,当楚王司马玮控制住杨骏府邸,内外不通时,傅只正在杨骏府邸,情况危急,傅只以入宫察看情形为由,才得以脱身,他也因参与诛除杨骏,获封灵州县公。后来傅只又上书表示不应一并诛除杨骏属官,最终司马衷赦免了杨骏一众属官。这些属官中有的人选择继续追随杨霄,有的人却投靠了其他阵营。傅只虽称不上杨骏心腹,但也没有暗算杨骏之心,同时对杨霄的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总归傅只也算是保住了忠于杨骏的那些人,杨霄承他这份恩情,如今偿还他恩情的机会终于到了。傅只面色微沉:“这几年,除了司隶校尉部,还有一些人也在追查你的下落,你能不被发现,屡次逃脱,背后定是有高人相助,我听闻鲁郡公近日正在满城搜寻一个人,你却在此风口浪尖来我府上,欲置我于何地?”杨霄道:“傅侍中心中所虑并非鲁郡公,而是陛下,但如今废除贾后,乃是大势所趋,不仅赵王和齐王欲要诛除贾后为太子复仇,而且颍川派系也会借此名目向贾后发难,到那时他们又会陷傅侍中于何地?”傅只质问道:“你说皇后谋害太子,证据何在?”杨霄道:“我已将黄门孙虑擒获,傅侍中待会一审便知。”傅只神情凝重,废后兹事体大,心中仍有些许顾虑。杨霄又道:“越骑校尉士孙援欲助太子起兵谋逆,此事虽然被裴頠及时阻止,但贾后已对士孙援起了疑心,傅宣作为东宫属官,多半也会被牵连进去。傅侍中只有先发制人,方能保全令子,从而保全傅氏一门的清誉。”太极殿西堂,贾南风从归月手中接过药碗,然后亲自侍奉司马衷服用汤药。此时的贾南风亲尝一口汤药,确认药温是否适宜,药性是否过烈,确保无误后,才端给司马衷服用。司马衷服下汤药后,淡淡说道:“你来了。”贾南风把药碗放置案边,颔首道:“妾身有件事要告诉陛下。”司马衷倚在榻上,问道:“何事啊?”贾南风回道:“河南尹在府中暴毙而亡,妹妹因伤心过度,失了神志,我担心她继续住在那府里,不免睹物思人,病情越发严重,便派人护送她回平阳老家了,长渊(贾谧字)年少不经事,家中又突逢此变故,我便让他待在府中好好静养一阵子。”那日贾谧在显阳殿所言,尤其是欲要贾家与司马衷对立,直接触怒了贾南风,立刻命其罚跪祠堂面壁思过,事后贾南风又觉不对,贾谧不该如此糊涂,调查后才发现原来是韩寿与贾午在背后生事,挑唆贾谧谋害太子,幸而贾谧没有完全听信他们,不然必将祸及贾氏一门。贾南风当机立断,杀了韩寿,贾午则被强制送回祖宅,将其关押,并着人看守,下令其永不许回洛阳。司马衷抬眸望了她一眼,说道:“皇后做事一向稳妥,只是你一定要好好派人照顾贾谧,以免伤及身体。”贾南风又道:“最近我得到线报,朝中政令根本没有发到地方,各大世家又开始肆意妄为,他们明显想要架空我们,陛下,这该如何是好?”贾南风先前有意拉拢陈家,实际上是在替司马衷试探颍川派系有无反心,不想陈准竟派人暗中调查黄门孙虑,这令贾南风心中不安。司马衷沉声道:“这些人从来没有真正臣服于孤,民予之则喜,夺之则怒,孤给了他们太多的好处,以至于让他们认为得到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甚至还想要从孤这里得到更多,永远不会知足。既然他们贪婪没有止境,那就只能将他们尽数诛除。秦王、河间王、长沙王和东武公不日将会进京,孤已命郭正监视着赵王和梁王,如若他们有任何异动,那就在比武大会上一并斩杀。”,!贾南风点点头,她似乎明白司马衷此番话的深意。早年司马衷想要同母弟秦王司马柬镇守关中,无奈世家极力阻挠,最后只得让河间王司马颙担任平西将军,镇守长安。司马衷为防关中生变,派去心腹李哙为军司,一旦河间王有异心,李哙可接应秦王接管关中镇军。东武公司马澹与司马衷私交甚笃,其妻郭氏又是贾南风的表妹,故深得司马衷和贾南风的信任,而司马衷派去青徐一带的真正耳目正是司马澹。长沙王司马乂被贾南风贬为常山王,又命他返回封地,实际上却是司马衷命司马乂秘密在并州征召羯人组建军队,后来并州连年大灾,东赢公司马腾谋逆事发,司马衷便复封司马乂为长沙王,让他出任并州刺史都督诸军事。“依妾身所见,除去东海王氏,荆襄蒯氏以及贾郭两族,平原华氏,泰山羊氏、汝南和氏或可用。”司马衷半眯着眼睛道:“这几家最是:()晋中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