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周志刚身上。
他沉吟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语气听不出喜怒:
“泽凯同志反映的情况,很重要。领导小组的成立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制造问题。“
他瞥了一眼脸色发白的钱卫东,继续说:“卫东同志,办公室的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既要坚持原则,也要注重效率。”
“对示范区提出的这些具体问题,特别是资金拨付,要抓紧研究,特事特办,尽快拿出意见,绝不能影响项目进度。”
“其他各部门也要主动服务,靠前指导,不能因为成立了领导小组,就产生依赖思想,把矛盾都往上交。“
这番和稀泥的讲话,看似各打五十大板,实则已经偏向了示范区。
他没有明确支持钱卫东的“严格审核“,反而强调了“效率“和“特事特办“。
钱卫东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敢反驳,只能憋着一肚子气应道:“是,市长,我们回去马上研究。“
周志刚又转向罗泽凯:“泽凯,你们的困难市里知道了。领导小组会着力协调解决。”
“但是,你们也要注意工作方式,加强沟通汇报,重大事项必须按程序来。“
“请市长放心,我们一定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依法依规推进项目。“罗泽凯的回答滴水不漏。
这场精心准备的调研督导,最终虎头蛇尾地收场。
周志刚没能达到预期目的,反而被罗泽凯将了一军。
回去的车上,钱卫东忍不住抱怨:“市长,罗泽凯太嚣张了!他这分明是没把您放在眼里!“
周志刚闭着眼靠在座椅上,疲惫地挥了挥手:“够了!还嫌不够丢人吗?“
他睁开眼,看着窗外,眼神冰冷:“罗泽凯……看来不给你点真正的教训,你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虽说罗泽凯的靠山是陈阳,但县官总是不如现管。
他必须想办法给罗泽凯一个教训,让他知道谁是大小王。
回到办公室,周志刚内心的怒火不但没消,反而像被压住的火山,急需找个出口。
今天调研会上被罗泽凯让他颜面尽失,更让他感到权力被挑战的刺痛。
他意识到,常规的行政掣肘和程序拖延,对罗泽凯似乎效果有限。
甚至可能被对方利用,反过来凸显示范区的效率和自己的“官僚作风“。
他需要更有效、更能直击痛处的手段。
沉思片刻,周志刚突然想到了长青河大桥基建项目。
要建这座大桥,必须动迁一个渔业养殖基地。
而那个养殖基地的老总,恰好他认识。
周志刚眼中闪过一丝算计,拿起内部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喂,是朱总吗?“他的语气变得亲切熟络。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中年男声:“周市长!您有什么指示?“
“没什么指示,就是关心一下你们养殖基地的情况。“周志慢条斯理地说,“听说,示范区为了那个新能源大项目,要启动长青河大桥建设,你们那块地,正好在规划线路上?“
朱浩的声音立刻带上了诉苦的意味:“可不是嘛!这消息一传来,我们基地上下都人心惶惶。”
“这养殖场投入了大量资金,好不容易才见了效益,要是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