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损失可就太大了!补偿标准要是按老黄历来,我们非得倾家荡产不可!“
周志刚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顺着朱浩的话说:“是啊,企业的难处,市里是理解的。”
“特别是像朱总你这样为地方经济做出贡献的企业家,我们更要保护你们的合法权益。“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意味深长:
“不过啊,朱总,这补偿标准虽然有政策框架,但具体操作上,也不是没有灵活空间。关键……还得看沟通和协调。“
朱浩在商海沉浮多年,立刻听出了弦外之音,小心翼翼地问:“周市长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周志刚不再绕弯子,声音压低了些,带着明确的暗示,
“你们可以主动向示范区管委会,特别是罗泽凯书记,充分陈述你们的困难和诉求。”
“据我所知,罗书记对大桥项目很上心,希望能尽快打通交通瓶颈。”
“只要你们的诉求合理,我想,罗书记为了大局考虑,应该会特事特办的。“
他特意在“合理“和“特事特办“上加重了语气。
朱浩彻底明白了。
周志刚这是暗示他可以向罗泽凯索要高额补偿,而且这是罗泽凯为了项目进度可能不得不接受的“代价“。
这既是在给罗泽凯出难题,也是在给他朱浩送“好处“。
“我明白了!太感谢周市长指点迷津了!“朱浩的声音带着压抑的兴奋,“您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一定好好跟罗书记沟通!“
挂断电话,周志刚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罗泽凯,你不是要效率吗?
不是要抢进度吗?
我看你面对这个坐地起价的“钉子户“,还能不能快得起来!
要么你顶着压力满足他的无理要求,留下把柄;要么你就陷入漫长的拆迁拉锯战,看你那个百亿项目等不等得起!
几天后,罗泽凯正在办公室处理文件,秦明面色凝重地走了进来。
“罗书记,我刚去见盛天渔业的朱总了,本想好好谈谈拆迁的事,谁知道他突然狮子大开口!“
“哦?“罗泽凯从文件中抬起头,“他开了什么条件?“
秦明把一份材料放在桌上,语气愤慨:“简直离谱!他要求在原定补偿标准上再提高百分之三百!”
“理由是他们的养殖品种特殊,搬迁会造成不可估量的长期损失。”
“还放话说如果不满足这个条件,绝不搬迁,哪怕项目停工也在所不惜。“
罗泽凯接过材料扫了一眼,冷笑一声:“百分之三百?他朱浩是真敢开口。”
“这个补偿标准是经过专业机构评估,完全符合国家政策和市场行情的。“
“是啊,这分明是敲竹杠!“秦明急切地说,“而且朱浩话里话外还暗示,如果咱们不答应,他就去省里反映,说我们为了政绩强拆民营企业。“
罗泽凯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长青河的方向:“朱浩这一招确实狠毒,大桥是项目的关键配套,拖延不起。“
秦明忧心忡忡地问:“那我们现在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