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网

千千文学网>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214章 追谥忠烈伐吴定调(第2页)

第214章 追谥忠烈伐吴定调(第2页)

“亦可全朝廷纳谏之体,不塞忠谏之路。”

天子秘书郎郤正言道。

刘禅对此不置可否,而是看向留府令史李福:

“李令史,大汉以法治国,你回去告诉蒋长史,其人先付有司,若其罪当受大辟,俟朕裁决,若其罪当徒刑流边,则毋须请命。”

李福俯首称唯。

费诗在府为督农,在朝则领二千石之禄,没有天子、丞相之命,就连蒋琬也不能随意处置他。

除非他造反谋逆。

此事算是一件插曲,告一段落。

刘禅今日召诸将前来,主要是为了宣布一件大事,壮将士之心。

但现在李福带来了成都的消息,国中有人对伐吴有异议,那么还须趁此时机,为伐吴之事定下基调,统一人心。

“关中大定,还于旧都后,由于时日仓促,庶事繁忙,朝廷只来得及对有将军号的将校们论功行赏。

“至于校尉、司马、军侯、部曲督以下千百儿郎,或斩级先登,或裹创断后。

“但由于官吏多务,文书繁重,功劳一时难计,未能及时赐赏。

“赖有司昼夜勾稽,今诸将士功勋稽核已毕。

“有司奉来功状五百余卷,凡有一级功勋以上者,皆登此册。

“诸君可将功状领回,与三军将士同贺。

“倘有异议,当付有司复裁。

“若无异议,则一月后,钱粮布帛、牲畜田地等实物之赏,便会发回诸将士原籍。

“至于此次西城之役,勋劳同样须朝廷裁定,再作颁赏,望将士们少安毋躁,奋勇争先。”

阳群、阎芝、邓铜、马玉诸将闻此,无不振奋。

关中大胜已经过去近四个月,他们麾下的将校、司马、军侯们早就嗷嗷待哺,望眼欲穿了。

再不将封赏发下,于军心士气确有不利。

不过一般而言,统计战果,论功行赏至少也要个六七十日。

而此次北伐战果着实太大,郡县初定,诸事草创,要派大量的随军官吏入驻。

这就导致计功人手不足,核定功勋的速度自然就慢了一点,缓两个月也属正常。

将士们大多理解。

但等的时间长了,军中胡说八道的人终究还是会慢慢涌现。

在孟光、郤正、张绍等天子近臣的组织下,龙骧郎们把关中送来的功状分发到了阳群、阎芝诸将手中。

诸将一时热议,纷纷替帐下将士向天子谢恩。

谢恩已毕,帐中仍然有些喧哗,甚至可以说有些混乱。

一群大老粗们沸沸扬扬,就各自手中拿到的功状数量多少,开始与众人比拼。

阳群因自己拿到的功状最多,而有些骄傲自得。

在军帐中走了一圈,对比了一阵后,最后对着箱中所盛卷轴最少的阎芝炫耀了起来。

阎芝不知是不是不善言辞,总之对于阳群的调笑挑衅无话可说。

可阳群炫耀着炫耀着,却见他面前不发一言的阎芝忽然眼眶通红,而后竟是兀自离席,行至天子近前向天子作揖谢罪。

“望陛下庶罪,末将旧伤骤痛,一时失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