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若有所思。
大汉宫府重臣多出身荆州,不用唐咨提醒他也能听出来,这名吴使口音乃是荆州口音。
那吴使愣了半晌后反应过来,对着唐咨破口痛骂:“呸!老贼本为魏狗,先降吴复又降汉,有何脸面苟活于世!”
唐咨被骂得满脸涨红。
刘禅见状,肃然作色:
“唐安远本为东海豪杰,甚得东海百姓之心,东海百姓厌魏贪暴,请唐安远为主,举义反魏,反魏者,即汉之忠良。
“孙权彼时亦自谓匡扶汉室,愿与天下豪杰共讨魏逆。
“唐安远及东海之众不敌于魏,然已尽人事,其反曹复汉之心,日月可鉴。
“吴欲得唐安远之力,示天下吴能得人。
“唐安远暂托身寄命于吴,留有用之身以讨汉贼。
“若此,则孙权与唐安远,谓有所求者有所得。
“然而朕闻,唐安远此番奉孙权之命西征前,孙权曾招唐安远至帐中密谈。
“言其若能夺得西城,败曹魏,则天命在吴。
“高祖曾与诸侯斩白马而誓,非刘氏而称王者,天下共诛之。
“先时孙权受曹魏吴王之号,本已为大汉之敌,可诛矣。
“今更妄称天命在吴,其为汉贼之心已明矣,与曹贼无二。
“唐安远及麾下东海之众心在汉室,今弃暗投明,乃举义反贼也,何罪过之有?
“再说了,孙权对步子山、诸葛子瑜之信重,甚于唐安远多矣。
“然步子山、诸葛子瑜亦于兵败后举众降汉,不能为吴死命,又岂能求唐安远愚忠孙权一汉贼?!”
刚降汉不久,此上庸一役又率东海之众伪装步骘、诸葛瑾之师,为大汉立下微末功劳的降将唐咨,此时老脸不羞了,腰杆也终于挺拔了。
不论他先前是什么心思,现在天子金口玉言,说他一心匡扶汉室,那他往后就匡扶汉室。
否则的话,岂不真成小吕布了?
至少在这一刻,被天子一说,他是真觉得自己一直以来做的事情似乎就是在匡扶汉室。
这种大义一旦加身,多多少少竟生出了些使命感与荣誉感。
刘禅余光瞥见了唐咨的变化,又对着那吴使摇摇头:
“自古艰难唯一死,使君孑然一身而至,自可以慷慨请死,为孙权尽节死命。
“然唐使君与步子山、诸葛子瑜皆身系万众性命,安能为一己清名而强求万千将士为孙权死节?
“汤放桀,武王伐纣。
“臣弑其君可乎?
“——坏仁德者,谓之贼。
“——败道义者,谓之残。
“——既贼且残,谓之独夫。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