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网

千千文学网>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217章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第3页)

第217章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第3页)

“孙权以匡扶汉室为号而兴于东南,然汉室将复起之时,竟背盟败约而夺荆州,复向曹魏称臣俯首而为汉贼,今更欲称帝自立。

“可谓无道无德,无仁无义,桀纣独夫,不过如此。

“其兴不义之师,举不义之战,袭无罪之地,乃灭亡之道也。

“故步子山、诸葛子瑜、唐安远西城之败,非战之罪。

“乃吴军将士知师出无名,遂无战心,败后弃不义归有义,弃不明归有明,顺乎天而应乎人。

“今日,吴军将士万余,与我汉军并力,克复上庸,师出有名,无有不尽力者。”

那名吴使早已被汉天子所言所语驳得不知该说什么,此时再扭头往城北战场望去,却见吴军旌旗飘飘,行阵俨然,一时恍惚。

这片土地历史太长,故事太多,关于战争、大义,不论正面反面,都能找到无数例子。

而只要人满足了生存、温饱、富贵这这些最基础的底层需求后,就会开始向上寻求形而上的信念与理想来支撑自己的行为。

就连大汉都有费诗这样的人极力劝阻先帝称帝。

孙权要血统没血统,要法理没法理,吴国内部对于他称王称帝,远比大汉内部更加分裂。

大汉养士四百年,刘协禅让不足十年,士人匡扶汉室的信念理想,还有大汉二字的影响力,不会那么快就全部褪去的。

刘禅很快从身前吴使的眼睛里看出了动摇之色,便道:

“朕有一言,托使君带给孙权。

“孙策当年在江东大行屠戮,致民怨沸腾。

“及策暴死,孙权继业,乃托匡汉讨贼之名,使东南粗安。

“今欲称帝,诚可笑也。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吴使闻之一滞。

他以为汉天子与他说这些,是在劝他降汉。

现在…要放了他?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一旁,郑他、姚静、李辅、张梁等上庸降将也若有所思。

不多时,殄吴将军将吴使送走。

从始至终,刘禅都不知这吴使姓甚名谁,但他隐隐觉得,这吴人将来定有用到的一日。

匡汉讨贼这杆大旗确实好用。

大汉在用。

孙权也一直在用。

当时孙权受大魏吴王,就已经受不少非议讥讽。

现在孙权想要称帝,那么这杆大旗一定会反噬他。

孙权年老后变得性情乖戾,与年轻时大相径庭,跟吴国先天畸形、立国不正脱不了干系。

称帝后,除了一个名头外,孙权什么实质性的东西都没能得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