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网

千千文学网>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217章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第4页)

第217章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第4页)

此外,他还向境内劝进的世族兑现了不少利益,做了不少让步,这就导致其内部更加分裂。

说实话,刘禅刚从唐咨嘴里听说孙权想要夺下西城后便称帝时,着实有些不能理解。

毕竟当年夷陵一战得胜后,东吴的“群臣百官”,就已经开始劝孙权趁大胜即尊称帝。

但孙权拒绝了。

他说汉室已衰败至此,我却眼睁睁看着无力挽救,又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去争这帝位呢?

东吴群臣心领神会,以为孙权在玩三辞三让的把戏,而后便以天命祥瑞为由,再三劝进。

结果没想到孙权仍然拒绝。

他说,去年蜀国东进犯境,孤命陆逊整军备战,彼时若接受曹魏册封的九锡之礼,吴王之爵,看似借曹魏之力御蜀,实恐被其挟制。

倘断然拒绝曹魏封王,又恐激怒曹丕,导致魏蜀同时来攻,于吴更为不利,故才暂抑匡汉讨贼的本心,接受曹魏吴王之爵。

看看,说得多好。

我之所以接受大魏吴王尊号,不是因为我想借此称王,而是我不想吴国两面受敌。

结果现在,大汉夺回关中,还于西京,大吴至尊竟然坐不住了,执意要称帝了。

即使北面有曹休为其大敌,他也要来招惹一番大汉。

倘若不是邓芝与赵云、高翔约定以失期为号,大汉能不能取得先手夺回西城、上庸实乃未知。

看着吴使远去的方向,刘禅忽然看向赵云笑了笑:

“子龙将军,朕倒真想看看,待这吴使把消息带给孙权,孙权会不会仍执意称帝?”

赵云也笑了起来:

“陛下,即使步子山、诸葛子瑜及程黄二子俱在汉为质,孙权仍不遣使与汉联和讨魏,反遣使往房陵、上庸向魏通报消息,为魏张目。

“臣以为,孙权称帝之心已坚。

“彼所谋者,或侥幸一胜挫魏,便即南面称帝。

“抑或不顾胜负,径自称尊,再联魏击汉,挟大势迫使汉吴再盟,然后赎归吴俘。

“如此,其既得吴帝伪号,又换回吴国俘虏,还能使汉吴再盟,并力击魏,使天下之势重归均衡。”

孟光闻此不屑一哼:“哼,老而荒悖!”

襄樊。

汉水。

即使孙权已经收到消息,江夏方面的魏军已蠢蠢欲动,但他仍选择在襄樊与曹魏对峙,不肯南走。

仗着水师舟船之利,曹魏水师也奈何不得吴军。

但曹魏舟船在淯水,水道狭窄,水流颇急,吴军同样奈何不得居于上流的魏军水师。

双方只在陆上发生了一些小规模的战斗,互有胜负。

但都影响不了大局。

秋雨之日,汉水水涨。

吴使乘舟而返,回到楼船之上。

“至尊…罪臣晚去一步,上庸已为蜀国…已为蜀国骗下。”吴使廖式面有悻悻之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