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涿州城中,节度使府大堂。
赵倜看完章?的回信,点了点头,然后开始吩咐众将练兵事宜。
章?急行军,三两天便至,到了后歇息一日就兵发幽州。
既然决定了攻打燕京,便不能往后拖延太久。。。。
北疆战事如火如荼,李文远率禁军北上,一路势如破竹,直逼李承烈老巢。然而,辽军亦已悄然集结于边境,随时可能南下。赵曜在御书房中日夜关注战报,眉头紧锁。
“陛下。”沈若兰入内,手中拿着一份密报,“辽军已派使者入京,要求朝廷承认李承烈割据北疆,否则便出兵南侵。”
赵曜冷笑:“辽人倒是会趁火打劫。”
沈若兰沉声道:“陛下,辽人此举,恐怕不只是为了李承烈。他们或许早已与李承安有过密约,只是一直隐忍至今。”
赵曜缓缓点头:“朕也正有此疑。李承安虽死,但辽人未必会善罢甘休。如今北疆局势未定,若辽军南下,我军腹背受敌,后果不堪设想。”
沈若兰低声道:“陛下可有应对之策?”
赵曜沉思片刻,缓缓道:“朕已命李文远在北疆设伏,若辽军真敢南下,便让他们尝尝我大宋铁骑的厉害。”
沈若兰一震:“陛下要引辽军入关?”
赵曜目光深沉:“不错。朕要让他们以为我军疲于应付北疆之乱,放松警惕,待其深入,再一举围歼。”
沈若兰拱手道:“陛下妙计,臣佩服。”
赵曜摆了摆手:“你去吧,密切关注辽军动向。若有异动,立刻回报。”
沈若兰领命而去。
赵曜望着窗外的风雪,心中却未有片刻安宁。他知道,这场风暴,才刚刚开始。
数日后,辽军果然南下,越过边境,直扑北疆。李文远早已设伏,待辽军深入,猛然出击,将其围困于山谷之中。辽军措手不及,死伤惨重,仓皇退兵。
赵曜接到捷报后,神色不变,只是淡淡道:“辽人吃了亏,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果然,数日后,辽国遣使入京,态度强硬,要求朝廷割让北疆三州,并赔偿军费,否则便再次出兵。
赵曜召集群臣议事。
“陛下,辽人此举,分明是欺我大宋。”张维之怒道,“若不予以严惩,他日必成大患。”
赵曜淡淡一笑:“张卿所言极是。但朕另有打算。”
张维之一怔:“陛下之意是?”
赵曜缓缓道:“朕要让辽人明白,我大宋不是软弱可欺之国。朕要让他们知道,挑衅我大宋的后果。”
群臣皆惊。
赵曜起身,走到殿前,目光如炬:“传朕旨意,命李文远继续北上,彻底剿灭李承烈残部。同时,调集禁军主力,准备迎战辽军。”
张维之急道:“陛下,若两线作战,恐兵力不足。”
赵曜冷笑:“张卿,你可知道,我大宋最不缺的,就是兵。”
群臣皆默。
赵曜又道:“沈若兰,你即刻前往辽国,与辽主谈判。朕要让他们知道,我大宋并非畏惧一战,而是给他们一个体面的退路。”
沈若兰拱手应命:“臣遵旨。”
赵曜望向窗外,风雪依旧未止。
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沈若兰出使辽国,一路北上,风雪交加。抵达辽国都城后,辽主耶律洪烈亲自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