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网

千千文学网>冥狱大帝 > 第六百八十五章 叶桀试炼(第1页)

第六百八十五章 叶桀试炼(第1页)

在众人的注视下,希瓦行至身材胖大,好似圆滚滚的球,嘴巴却用针线缝住的男子身旁,缓声开口:

“我的弟子行苦集之道,其中,千言走的是闭口禅法,他已有百年的时光未曾发声,只要你们当中有人能让他说出一句。。。

雪落无声,却压弯了终南山的松枝。那盏琉璃灯在茅屋案上微微颤动,灯芯忽明忽暗,仿佛感应着天地间某种隐秘的律动。屋外积雪盈尺,寒风穿林而过,如低语,如叹息。柳烟已不在人世,可这山、这雪、这灯,仍守着她留下的静谧。

某夜,月藏云后,星河黯淡。一道微弱的脚步声自山道蜿蜒而来,踏破雪地寂静。来者披着灰褐斗篷,身形瘦削,脚步虚浮,似久病未愈之人。他在茅屋前驻足良久,抬头望着门楣上那盏灯,低声呢喃:“您……真的走了吗?”

他没有推门,只是跪坐在门前石阶,任雪花覆肩。片刻后,他从怀中取出一封信,纸页泛黄,边角磨损,显然已被反复摩挲多年。他将信轻轻放在雪地上,又取出一只小小的木雕鸟??翅膀残缺,漆色剥落,却是孩童手笔。

“师父,我来了。”他声音沙哑,“十年了,我一直不敢来。怕看见您还在等我,更怕……您已经不记得我。”

他是夜语廊中最后一个离开的孩子,名叫阿砚。当年不过十岁,因母亲死于疫灾,执念深重,整日蜷缩墙角,不肯说话。是柳烟每日为他煮一碗姜汤,坐在他身旁,不说一句劝慰,只静静陪着他流泪。直到某一夜,他忽然开口:“我想她做的豆沙包。”柳烟便起身和面,蒸了一屉热腾腾的点心。那一晚,他哭着吃完三块,然后第一次睡了个安稳觉。

后来他被释园收养,由阿芜亲自教导。他天资聪颖,却性情孤僻,总在夜里惊醒,梦到母亲腐烂的脸。阿芜教他写字、读经、修心法,但他始终无法释怀??不是恨,而是愧。他觉得自己忘了母亲的味道,忘了她的声音,甚至记不清她最后看他的眼神。他怕遗忘是背叛,于是拼命回忆,反而陷入忆魇。

直到那一夜,释园开启忘川井仪式。他站在井边,手中握着一封写满忏悔与思念的信,却迟迟无法投下。阿芜走到他身边,轻声道:“你不必记住所有痛苦,才能证明爱过。”

他终于落下泪来,将信投入井中,只留下一句:“我记得你抱着我唱摇篮曲的样子,就够了。”

自那以后,他渐渐能安然入睡。他也开始学着雕刻??因为母亲曾许诺要给他做一只会飞的木鸟,却再没机会完成。他雕了许多,却没有一只完整。他说:“残缺的,才像记忆。”

如今,他已是释园最年轻的执事,掌管“释忆堂”,专为那些困于过往之人引导心火。但他从未自称师者,只说自己是“提灯人的学生”。

此刻,他跪在雪中,望着那盏灯,忽然察觉灯焰轻轻一跳,竟映出一道模糊人影??不是柳烟的模样,而是一个年轻女子,眉目温婉,手中抱着一只布偶,正微笑看着他。

阿砚浑身一震。“娘……?”

那影子并未开口,只是缓缓抬手,指向东方天际。那里,一颗星辰悄然亮起,虽不如释星明亮,却温暖柔和,宛如灶火余晖。

紧接着,灯焰翻涌,琉璃灯内壁浮现出一行细小金纹,如同古老符篆,缓缓流转成字:

>“有些记忆,本就不该由你独自承担。”

阿砚怔住。他忽然明白??柳烟从未真正离去。她将《生忆书》化作《忘忆录》,又将《忘忆录》散入天地人心,而她自己,则成了那盏灯的魂魄,栖于世间每一个愿意放下却又不舍的灵魂之间。

他俯身叩首,三拜不起。

“弟子今日前来,并非只为祭您。”他低声说,“而是想问:若有人至死都无法释怀,该怎么办?”

话音落下,风骤停,雪亦止。天地一片死寂。

良久,灯焰微微一晃,案上那封未拆的信竟自行展开,墨迹浮现新字,非阿砚所写,亦非柳烟亲笔,却带着熟悉的温度:

>“若至死无法释怀,

>便让那份执念,成为照亮别人的光。

>就像我,也曾放不下叶玄,

>可正是这份放不下,让我学会了如何放手。”

阿砚猛然抬头,眼中泪水滚落。

就在此时,远方天际传来钟声??三十六响,自释园方向传来,穿越千山万雪,清晰可闻。那是“释忆钟”,百年未曾敲响,唯有当世间再有重大心劫将解之时,才会自发鸣动。

阿砚站起身,抹去脸上冰雪,深深看了那盏灯最后一眼,转身离去。临行前,他将木雕鸟轻轻放在门槛之上,低语:“这次,换我为您点一盏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