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网

千千文学网>万历明君 > 第189章 迁莺出谷重整旗鼓(第3页)

第189章 迁莺出谷重整旗鼓(第3页)

南郊这一遭过去,六部堂官一半都去了位,不补自然是不行的。

两人一路从文华殿出来,走到御道上。

朱翊钧沉吟片刻:「正好还有些拿不准,先生替朕参谋参谋。」

张居正跟在皇帝身后,并不出言推脱一一这几年向来如此。

朱翊钧凑得张居正近些,免得老人家年纪大了耳朵不好使:「如今礼部尚书马自强告老,左侍郎赵锦致仕,只剩右侍郎林士章。」

也不是无人可用,问题就在于谁更合适些。

张居正闻言,有些意外:「林士章进补尚书不妥麽?」

林士章是嘉靖三十八年的探花郎,资历可比许国老多了,位在许国之下反而才有些不当。

朱翊钧无奈回道:「朕也想过,但科道查考之后,吏科说林士章通番私税,

卸史劾他不堪祀典。」

「加之在任两年,目睹赵锦上蹄下跳,也未与朕交心,朕不太放心。」

张居正欲言又止。

科道弹劾林士章,只是小节。

至于放任赵锦,也并非什麽罪大恶极的事,谁也说不准这位林侍郎是不是想采一出「郑伯克段于鄢」,毕竟,是皇帝先放任赵锦的。

不过,皇帝既然说放心不下,那也没什麽好说的。

张居正弃了劝告的心思,在脑海中搜刮合适的人选,片刻后开口道:「汪宗尹如何?」

朱翊钧听得这个名字,一时没有答话,而是认真盘算起来。

汪宗伊是嘉靖十七年进士,一度有「位八座,望着三朝」的美名,资历上肯定是够的。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在于,其人有些过于实干了,无论是做县令,还是做堂宫,都可谓清慎勤敏,厘正积弊。

连百姓都说他「为国为民,任劳任怨」,这种人物适合做实事,反而不适合庄礼部。

尤其这位若是坐到礼部尚书的位置上-----恐怕朱翊钧这几年随意使唤马自强勺好日子就一去不返了。

但朱翊钧权衡再三,也找不到比汪宗伊更合适的人选。

最终皇帝还是缓缓颌首:「善。」

说到这里了,朱翊钧也不停,乾脆将六部的安排陆续说了出来:「兵部这次空出一个右侍郎,朕属意陈经邦。

D,

「陈致仕空出来的吏部侍郎暂时便不补了,让姚弘谟一人佐王锡爵,他老实本分,两人正好磨合一番。」

「至于刑部左侍郎,朕属意许国。」

「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朕一时还没有人选。」

张居正静静听着皇帝如数家珍。

等皇帝说到户部,张居正当即有了回应:「范应期如何?」

朱翊钧脚步顿时一缓。

小范人倒是没什麽问题,状元郎出身,如今的光禄寺卿,资历和履历上正好合适。

就是好像家风不太好一一家族搞兼并田地,不慎闹出群体性事件,最后被逼目杀的状元郎,成分实在复杂。

思索半响后,朱翊钧还是决定给他一个机会:「那便如先生所言吧,朕稍后上申时行廷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