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网

千千文学网>容华谢后 > 吴谨(第2页)

吴谨(第2页)

“殿下可曾想过,陛下为何召您回来?”

容恪面色淡漠下来,眸中似有化不开的浓墨,少顷冷冷道:“回京之后,不是搅在太子郑王之争中,就是掺和在盐道泥潭里。”

“非是我不愿做事,可摆明的烂摊子,父皇却丢给我一个在外六年、从未参与过京中政事的光头皇子。”

“也许父皇不过想试试,这把在西北生死场中磨了六年的剑,是否真如他想象中锋利。”

一双枯瘦的手轻轻拍上他肩头,他眸中戾色渐渐消散。

“殿下可知如何做一把利刃?”

容恪看向他,未曾言语。

吴谨缓声道:“主人的利刃,首先执行的是主人的意志,它自己不需要有思想,至少不能让主人觉得它有思想。”

“待得鲜血铸就剑魂,烈火淬成剑魄,到那时,剑锋所指,便并不一定由主人了。”

容恪问:“倘若未到凝成魂魄之时,剑身已然碎裂如枯骨,又当如何?”

吴谨眼皮松松搭着,轻拂盖碗,良久,沉声道:“那便是它的命。”

“世间万物都有其存活的本领,比如象为大,豹为快,虎为凶,蛇为隐。又比如,盖碗用来装茶,案几用来置物。利刃,存活的本领,便是削铁如泥,如若不成,自会被弃若敝履。”

容恪双眸低垂,满室寂静,惟余茶水沸腾之声。

许久,苍老的声音方响起,“老夫虽已远离朝堂,但仍有些许肺腑之言,不知殿下欲听否?”

“请老师指教。”

“其一,殿下根基在西北,那头有荣国长公主在,殿下亦收拢了陈方、李汉全两位总兵,短期内不会有失,故而与西北的联系可大方断给陛下看。军权乃极其敏感之物,要永远记住,兵是陛下的,权也是陛下的。万莫学郑王,妄图拥兵自重,陛下非无能之君,此乃死路一条。”

“其二,朝中局势混乱,此刻切莫站队。郑王已浮上台面,还有的是没浮上台面的,待等个几年,便能看得一清二楚。殿下现下首要功夫是养气,谋定而后动。”

“其三,虽说殿下无可避免做了陛下的刀锋,但要懂得藏刃。完完全全做一个孤臣,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天高地远之处,尺度殿下得自行把握。水至清则无鱼,尘与光永远同行,殿下是领兵打仗之人,此间道理应是明了。”

容恪沉声道:“前两点我都可以做到,最后一点,何谓天高地远之处?”

吴谨笑得像只老狐狸,“看不见的高处、洼处、远处、泥泞之处。”

“殿下在盐务这摊泥潭里搅和,泥泞之下到底摸到了什么,陛下未必能知,但有些东西,却可以保全殿下,甚至成为殿下日后之势。”

容恪沉默许久,叹道:“如若我没猜错,戴秉坤大概是郑王的人。陈翰文,我不确定,也许是长治郡王,也许是广贤郡王。老师是想让我放过背后之人来藏刃吗?”

吴谨欣慰颔首,“你扯得太深,一旦没有把对方拍死,就会迎来无尽反扑,你这剑身可真要碎了。”

“郑王作死不是一两回了,为何还没死?殿下难道还没看出来么,陛下留着他给太子殿下做磨刀石呢!太子殿下性子优柔寡断,本不是合适储君人选,奈何陛下对先皇后感情太深。先皇后故去这么多年,未再立中宫,摆明就是在保太子。郑王率先跳出来,死局已定,待磨到太子殿下性子能彻底立住,他死期也就到了。殿下何苦再插上一手,给自己增添麻烦。”

“戴秉坤和陈翰文便抛出去交差吧,至于陈翰文背后之人,殿下也放过算了。”

容恪不甘地咬牙,“难道就这么轻易让这群蠹虫逃脱?”

“殿下,来日方长。”

“立稳身,养足气,莫站队,善藏刃。”

容恪起身深深一揖,吴谨赶忙扶起他。

“多年来受老师教诲,恪铭记在心,若无老师,我恐怕早已身死深宫。今日前来,是向老师告别,我打算去郊外庄子了。”

吴谨点头,“那头我已经让人安排好了,殿下放心去便是。待回来,该抓的抓,该放的放,便回京复命去罢。”

“对了,明日拙荆与儿妇欲前往法华寺小住,殿下如若不嫌弃,帮老夫护送一程吧。”

容恪心下奇怪,但仍是应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