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改革开放后,就有人鼓吹造不如买。
说什么自主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而且还不一定能成功。即使研发成功,也需要巨额投资和长期经验积累。
而直接购买成熟产品,避免了研发失败的风险和漫长的投入期,省时省力。
鼠目寸光。
造不如买,就是西方给大夏挖的一个大坑。
长期买,会导致自身研发队伍萎缩、研发体系荒废、技术积累断层,一旦自身技术能力停滞,就只能永远处于产业链下游,任人宰割。
更可怕的是,过度依赖外部购买,一旦国际关系变化、贸易摩擦加剧,将面临“卡脖子”风险,严重影响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
因此,沈平章坚决反对买。
他对藤原晴子说道:“大夏自己能造,为什么要找你们买呢,我们可不喜欢被别人卡脖子。”
“不过,如果你要买槟榔的话,我知道哪里的便宜又合适,可以给你推荐。”
说完,沈平章头也不回进了海城宾馆,留下藤原晴子一个人在风中凌乱。
此时,唐振河等人正在接待室,边聊天边等待着新闻发布会时间到来。
沈平章推门走进来,唐振河立即向杜辉、王绍文等人隆重介绍他的事迹。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唐司令,你们空军真是捡到宝了。”
众人对沈平章赞不绝口。
沈平章并没有因为眼前这几个人都是省部级领导而受宠若惊,自始至终淡定从容,让众人都大感意外。
他是年轻气盛,还是不知天高地厚?
唐振河毫不掩饰对他的喜欢,笑道:“平章就这样,第一次见我的时候,比现在还镇定自若,这小子浑身是胆。”
工业部部长王绍文打量着沈平章,“听说你把碳纤维做成钓鱼竿送人,这不是浪费资源嘛,送礼送什么不行。”
家底就这么多,沈平章却在大手挥霍,王绍文很心疼。
沈平章冲他一笑,“我这样做,正是要告诉他们,大夏不缺碳纤维,谁也卡不了我们的脖子,王部长可以想象,如果全世界钓鱼佬手里的鱼竿都写着大夏制造,那画面该有多美。”
杜辉噗嗤笑出声,皱纹里挤满欣赏,“你小子比我们很多外交官还会玩心理战,而且跟我以前认识的科学家完全不一样,你比他们狡猾。”
这时,彭刚出现在门口,见沈平章跟几位省部级领导谈笑风生,心头猛地一震。
自己跟这些人站在一起,腿肚子都发软,沈平章却如闲庭信步。
这小子前途无量啊。
他敲了敲门,面带微笑,“领导,记者们都到齐了,新闻发布会可以开始了。”
此时,现场人头攒动,几十家媒体的记者举着“长枪短炮”,最后调试着角度和镜头。
前排坐着大夏日报、新夏社、法新社、路透社等知名媒体的记者,后排则挤满了其他媒体。
林凡被挤到了一个角落里,垫着脚,翘首以盼沈平章的出现。